近日,北京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2013年利用福利彩票[微博]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2013年,北京市民政局将安排350万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同时要求,各社会组织根据本单位宗旨,合理确定项目、目标,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于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项目申报工作。
这是北京市民政局2013年第一次用福彩公益金购买服务,多家曾在过去几年接受公益金购买的社会组织表示,今年将继续申报,
新增社工服务类项目
2012年,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致诚中心”)成功申请1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持“首都农民工免费法律帮助及社会风险早期干预试点项目”。该项目从2012年1月初开始至10月底结束。致诚中心的专业、专职律师通过电话、来信、来访及网络等多种途径,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法律政策咨询、维权指导、电话调解、普法培训和案件代理等全方位法律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对首都农民工社会风险进行了有效预防和早期干预。
致诚中心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会申报北京市民政局福彩公益金项目,每年都申报成功。3月11日,致诚中心公益律师农村法治研究部研究员于旭坤说:“今年有机会,肯定也会申请。”
据了解,2013年北京市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围绕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社工服务三大类,拟资助30项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规则》和《北京市民政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资助的项目要贯彻“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宗旨,重点资助社会组织开展的扶老助老、扶残助残、赈灾济困、扶贫救孤、社区公益服务等项目。
记者注意到,除了公共服务类和社区服务类,与2012年相比,今年资助范围内还新增加了社工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是指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或组织提供的社工专业或支持性公益服务。包括社会组织开展的评估评价、监督指导、资源协调、社会功能修复、孵化培训及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或为政府管理提供的辅助性服务等支持性公益服务项目。“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们没有经营性收入,但我们所做的工作又主要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弥补了政府工作的空白,或者说是对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于旭坤说,“如果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我们进行支持与资助,这不但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负担,而且他们还可以对社会组织的服务提供监管,提高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上有利于社会和谐建设。”
仅资助民政登记的NGO
记者看到,《通知》明确指出,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应当是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就将没有登记或者在工商登记的NGO排除在外了。
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协作者”)曾是工商登记的NGO,但经过机构自身不懈的努力,于2010年成功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2012年,协作者成功申请了16万元北京市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社区照护牵手行动——孤寡老人和流动儿童社区照护与融入”公益项目,该项目属于社区服务类项目,旨在为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与本地人更好地彼此接纳和融入,北京协作者为流动人群牵线搭桥,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对社区老人的照顾,一方面使老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更好地融入社区和被社区接纳。
其实早在2010年,协作者就获得了北京市民政局福彩公益金3万元的支持,只不过那个时候支持的项目是“为流动儿童开展健康服务”。2011年,协作者又获得10万元的资助,这次协作者扮演的是支持性组织的角色,为其他NGO提供能力建设。
除了对登记注册有要求外,2013年的《通知》还明确了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应具备的资质,即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最近一年年检合格,评估等级3A及以上,社会信誉良好;有开展实施公益项目的经验,健全的工作队伍和较好的执行能力,具备提供公共服务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设备。
对此,协作者主任李涛说,协作者能获得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没有其他的法宝,首先是要有持续不断的行动,“不管有没有政府的支持,你都要开展切实的服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用事实说话,获得政府的信任。”另外,作为公益组织,服务的专业性特别重要。
在《通知》中,除了对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有要求外,还对申报的项目提出了要求。即项目应具有公益性、成效性、保障性、创新性和推广性。其次,项目要符合《彩票管理条例》和《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范围。三是项目要具有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能够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有志愿者的参与等。四是项目要运作规范,有相对专业的管理团队或人员,有较为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和方法。优先资助评估等级3A以上的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
社会组织在完成项目申报后,项目领导小组对申报项目的社会组织的资质条件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按照项目遴选标准进行项目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金额度。评审通过之后,民政部门与承担项目的社会组织签订协议,明确服务的时间、范围、资金、要求、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完成后,民政部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及指导。同时,还委托专业机构对资助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确保项目执行效果和资助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本报记者 杜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