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假日休闲报 高尔夫周刊》 文/王彤(毕业于北大天体物理系)
《星际穿越》这部要拯救人类的科幻大片反映了天体物理的科研成果,那么高尔夫[微博]又和天体物理有什么关系呢?
电影《星际穿越》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影片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其实,这部要拯救人类的科幻片反映了天体物理的科研成果。然而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所能了解的实在太少了。电影看完之后,我想起当年在北大天体物理系读书时,上课听李老师说的一句话:“有些同学还是能听懂我讲的。”还有方老师说的:“探索宇宙的奥秘,最需要的是想象力。”
《星际穿越》里提到不少天体物理常说的词,譬如黑洞啊、虫洞啊,确实不太容易和在地球上打高尔夫的一杆进洞拉上什么关系。倒是引力、重力和玩球确实很沾边,没有地心引力,球在洞口上也不会落洞了。
然而从万有引力的公式,我们知道物质相对越远引力越小,高海拔地区因引力变小,击球距离肯定会增加。昆明海拔1800米,打过球的人都知道,直观感觉是击球距离真远。但引力小了对球进洞有多大影响我没注意到,也没听说USGA对比赛在高海拔地区有没有加大洞口之类的规定。国际足联为了运动员的安全,是禁止在玻利维亚这样的高海拔国家举行比赛的。听说拉萨的高中足球校队,在主场踢国安都吃不了什么亏。
片中的小姑娘靠老爹拼死进入黑洞弄回的数据,解开了重力公式。能用反重力法将人类送进太空,也一定能把高尔夫的标准杆从72杆降到1杆。当然,保守派会发出反对使用科技成果论,USGA会鼓动R&A一起再次修改规则,加大对比赛的限制。电影结尾还有个镜头,孩子在模拟重力的空间站里打棒球时,敲碎了倒挂房子的玻璃窗。如果换成我们打高尔夫,果岭设计在天穹上,一杆打进倒着的洞杯,还真是挺有意思呢。
伍兹曾经为某大咨询公司拍过电视形象广告,他先向空中扔把草判断风向,然后击球,只见小球直奔洞口,却很可惜停在洞边,他摇头叹气道:“忘了考虑地球自转。”我还见过某篇文章提到在北半球,导致左曲球的距离远过右曲球。不管是哗众取宠的广告片还是胡猜乱想的文章,地球自转对高尔夫可以忽略不计啦!通用的是MOI(惯性力矩)概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都有MOI,高尔夫球的倒旋、杆头容错性、球杆挥重等等都运用了MOI,这个物理学概念被球具厂家强行给科普到位了。谁若有兴趣想了解它,随便拿本与高尔夫有关的杂志,里面必有各种各样的介绍提到它。
其实《星际穿越》对打高尔夫最有帮助的是发射火箭送飞船逃离地球的镜头。为了摆脱地心引力,火箭分三级把飞船送进太空。大火箭先飞,等燃料几乎用尽,二级火箭再点火启动并分离掉大火箭的箭体;待二级快耗尽前,小火箭再启动,扔掉没用了的二级火箭,最后送飞船远走。这个点火顺序和时机太重要了,有一点差错飞船就去不了太空。试想先点小火箭,最后点大的,或者三个火箭同时点火,肯定是飞不出地球的。可打球却常见这种错误,先手发力,身体被带着转,节奏完全不对,球怎么可能打得远啊!从下肢顺序启动最后到手,才能传递给杆头最大的速度,这道理不用我再解释了吧?
看完《星际穿越》的启示是:高尔夫的球速远远小于光速,用经典物理分析就足够,而解释伍兹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却可以借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要么伍兹是来自外星,要么伍兹在高纬度空间有哥们,要不为何在关键时刻,总能靠“上帝”之手打出有如神来之笔的一杆?信不信由你!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