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培养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尔夫[微博]球手的路上,“第一个老师”也要当好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华堂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办了一次暑期实践营活动,活动由球场的驻场教练曹明昌[微博]主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给假期中的小朋友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多打几场球,多学习与高尔夫有关的知识。
现场讲座是这次实践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曹教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他从教10余年的精华传授给小朋友们。讲座内容包括击球技巧、比赛心理、球场攻略、礼仪规则等。值得一提的是,听曹教练讲课的不仅有小学员,如果愿意,孩子的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
讲座之余,曹教练把他对于青少年培养的一些看法,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在曹教练看来,影响一个小球员发展的不光是他自身条件的优劣和其教练水平的高低,家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至少在一名教练看来是不符合高尔夫发展规律的。
兴趣由衷否
“快乐高尔夫”一直是曹明昌倡导的教学方式,他认为孩子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决定了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在对孩子的启蒙阶段,家长就容易出现第一个误区。
“很多家长都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对高尔夫)感兴趣。”曹教练说。作为职业教练,当然希望徒弟越多越好,但从对一个孩子负责的角度出发,曹教练的观点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打球。
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找曹教练学球,后者经常问他们喜不喜欢高尔夫,孩子们都说喜欢,但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呢?显然不是,他们有的连高尔夫的基本概念都没有。那为什么又说喜欢呢?
“因为他们的家长在让孩子做选择题,打高尔夫和读书之间选一个。高尔夫不一定有意思,但一定比念书有趣,所以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打球吧。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真实想法。”曹教练说。这种想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起初孩子对打球尚有些许兴趣,但随着水平的提高和训练的深入,他们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另一种情况就更常见了,家长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放弃学业到外面参加各种比赛。曹教练说:“众所周知,高尔夫是一项考验综合素质的运动,有很多方面的理解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做基础的。我教过一些孩子,他们没学过物理、数学,我跟他们讲离心力、着地角,他们完全听不懂。这样的孩子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很难有所突破了。”
其实,让孩子放弃学业还有一种隐性的弊端。那就是,除了青少年的比赛,小球手在外征战的时候遇到的都不是同龄人。在他们这个年纪,接触到的本应是学校里的同学,跟同学一起成长,如果长时间跟成年人在一起,价值观难免会受到大人的影响,严重的还会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
教练合适否
“我本身就是教练,我不会说其他教练不好。”曹明昌希望每个球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练。
“如今的教练队伍可谓鱼龙混杂,的确存在一些名不副实的人。小球员碰到了这样的教练,经济蒙受了损失是小,耽误了自己的前途是大。”
对于选教练,曹明昌给大家的建议是:
一、一定要多观察。不能随便找一个练习场或球场的教练就跟着他学球,至少要到现场看这个教练教学并跟他本人交流一下,听听他的理论,了解一下他的教学经历。有的教练,光靠“转肩,别抬头”几个字,一节课就能收学员1000元,其实再无别的本领,任你动作上有什么问题,永远“转肩,别抬头”。
二、避免急功近利的心理。想要打好高尔夫,不是练三五天就行的,否则大家的球龄也不会以年为单位,培养一个青少年球员成才所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很多教练正是抓住了大家的这种心理,搞一些速成的课程,从长远的发展来讲,是不利于球手的发展的。
三、信任教练。在选定教练之后,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球手既然选择了某个教练,就意味着事先肯定了教练的能力,之后就要虚心接受指导,不能自以为是。不信任教练的情况多发生在青少年球员的家长与教练之间,家长需要谨慎地看待此问题。
四、重视与教练的磨合。球员与教练之间是需要磨合的, 因为教练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球员会发现教练并不适合自己。这时双方就应该加强沟通, 如果教练可以在教学上做出调整最好不过,如果不行,球员就要考虑更换教练,切不可“在一棵树上吊死”。
认识客观否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给孩子选杆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曹明昌对此的建议就是——不能凑合。
有不少家长图省事,拿着自己用过的杆到工房去, 将它们截短然后就给自己的孩子用了。这种行为不可取,因为每一支合格的球杆都是“平衡”的,截短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球杆的重心以及一些配比就被改变了,这样的球杆不仅用起来不顺手, 久而久之还会对小朋友的挥杆动作产生影响。
曹教练说:“现在有不少品牌都回归到儿童杆的研制上, 所以给孩子买套杆还是很容易的。买杆的时候最好带着孩子去量身定制。之后,我建议每半年去调整一次球杆, 因为孩子身体发育得比较快, 他们对球杆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是对孩子身体负责的表现。”
球杆选好了, 接下来就是打球了。现在在青少年球员中,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击球距离上的。
曹教练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某家长在曹教练面前吹嘘自己的孩子,说孩子的平均开球距离能达到330码,再一看这孩子明明只有十四五岁,开球距离怎会如此之远。这样的行为只会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孩子真以为自己能打那么远,他以后比赛的攻略都会按照这个距离来制定。有朝一日,当他开球遇到一个270码处的水障碍时,后果可想而知。孩子几次失误后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受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后面的比赛。
引导偏执否
曹明昌一直提倡小球员要全面发展,这种“全面”不仅体现在文化课、自身修养与打球并举上,还表现在高尔夫与其他运动共同参与上。
“有些家长除了高尔夫就不让孩子做其他运动了,这绝对是不好的。进行其他项目的运动,可以很好地弥补高尔夫锻炼不到的东西。我会建议我的学生多去游泳,因为游泳能很好地锻炼球员的心肺功能和核心力量。做别的运动也可以,有的还能加强球员的上肢力量、平衡感、柔韧性等等。这也是有其他项目基础的人更容易上手高尔夫的原因。”
最后, 曹教练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要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成绩。“孩子在比赛的时候,一杆没打好,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回头找爸爸。这个时候父母的一个表情可能就会影响孩子一整场的发挥。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没打好的时候抱怨。那些给孩子背包的家长也不要总说‘长了,短了,左了,右了’之类的话,因为孩子自己看得见,这么说只会给他们徒增压力。”
“家长们最好都在想,我的孩子没法在一场球之后就成为老虎。”
曹明昌,北京华堂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驻场教练,全国十佳教练。因倡导快乐高尔夫的理念,深受青少年球员及家长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