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教练参赛才能体会比赛中的心理

2013年05月30日00:00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昨天,2013“博蓝体育&文化——中国高尔夫[微博]球教练员、裁判员巡回赛”在京启动,这项赛事给严重缺乏赛事实践的中国高尔夫教练员和裁判员提供了一个积累经验的良好平台。

  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张小宁表示,中高协先后与英国R&A、澳大利亚PGA合作,引进国际上最具权威的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体系,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等级考试制度和晋级培训体系。即便如此,问题依旧存在,因为这些培训多集中于理论层面。

  据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四部部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司库杨杰透露,目前国内高尔夫球教练在6000人至7000人之间,裁判员也有约5000人,但是这一大批专业从事高尔夫项目的人员却严重缺乏赛事的实践。“他们由于身份的限制,既不够水平参加职业比赛,又不能参加业余赛事,处境很尴尬,所以这项赛事的举办也可以让他们摆脱无球可打的境地。”杨杰说。

  这项赛事的报名不设门槛限制,凡是中高协认证的教练员和裁判都可报名,不过国家队的5名教练将强制参赛。杨杰说:“2016年奥运会中国高尔夫的目标就是出现在里约热内卢的赛场,我们的希望在2020年甚至2024年,因此教练对青少年球员的指导很重要。只有他们真正参赛了,才能体会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更好地进行指导。”

  本届赛事是第一次举办,共设5站,采取3轮54洞个人比杆赛赛制。同时赛事与宋庆龄基金会[微博]联合设立“青少年高尔夫球发展基金”,每站为表现优异的教练员提供总额50万元的高尔夫教学经费。杨杰说:“与其当奖金发了,不如作为青少年高尔夫的公益资金。那些优秀的教练可能会带很多学生,但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承担练习的费用,这个基金正好能帮他们负担一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