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焱:高尔夫投资,从起点开始的角逐(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8:36  新浪体育

  文:智赢晟世高尔夫管理机构总裁 黄焱

  2008年,高尔夫外来市场遭遇了空前的下滑,以韩国为例,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以及韩币的贬值,中国高尔夫业内曾经有的韩流已失去往日的繁荣,原本高度依赖外向市场的球会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高尔夫球会的会籍销售已经从几年前开始逐步陷入降价泥沼,会籍价格的下降,年卡、次卡的发行,散客与会员制并存的半封闭模式的盛行……种种背后折射的是会籍销售的无奈与尴尬。巨额投资下的维护成本、会籍滞销以及打球人次的不足,造成了60%以上的球会(除地产项目外)都处于亏损境地。

  中国高尔夫行业从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从社会公众认知层面,还是从最基础的市场运作与经营层面,都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公民”待遇。政策和公众认知的特殊待遇,还可以从历史、中国国情等层面去理解,但对于市场运作与经营层面的特殊,让我们深深忧虑。没有一个行业的投资商和经营者可以默认或者无视企业经营的亏损而不去寻求解决方案,但在高尔夫行业却拥有了许可证,许可证的背后是行业性的统一说辞——高尔夫行业在中国是地产配套,在中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群需要培养,所以现在的亏损是必然。

  诚然有整体市场与行业的因素,但不能成为接受亏损现状的借口。随着高尔夫投资热情的不断高涨,新建球会的不断加入,在原有理念僵化下的运作只能使亏损进一步扩大。在高尔夫行业投资热潮中,我们希望透过客观的外部环境,去探寻高尔夫内在困境的根源与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在寒冬之际寻找到一些过冬术和棉衣,更希望能够给高尔夫投资商的投资带去更多理性的思考以及启迪,希望社会的财富不要在一个个的亏损球会中流失。

  大势:扭转整体市场培育与开发的错位

  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高尔夫行业的困境归结于市场的不成熟。与其他新兴行业相比,高尔夫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4年,24年仍然没有培育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只能说明是市场培育与开发的方式有问题。营销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找不到卖的方法的企业。营销的核心与本质就是寻找到最能打动消费者的购买理由,促成他们的购买行为,也就是创造一个市场。

  随着中国财富阶层与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作为高端贵族的高尔夫还是大声疾呼平民化的高尔夫,在中国都有一个稳定的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据调查,目前资产超过5000万的就有80万人。到2010年,家庭资产30万以上、年收入10万以上的人群将增长到2.5亿。对比高尔夫目前的人群数量,尤其是除去外籍人士、港台人士的内地高尔夫人群数量,这其中的数量差距不可谓不大。有消费能力却没有产生消费行为,每一个身处其中的高尔夫企业在一定程度都要为现有的高尔夫人群不足负责。

  财富塔尖人群与中产阶层人群的双重缺失与企业的无作为,导致高尔夫市场仍属于自然发展阶段。

  从财富塔尖人群(高端人群)市场而言,高尔夫的运动化定位与市场培育,无法满足第一代富豪以及第二代富豪的高端消费需求。身份象征、身份认同、炫耀性消费是现阶段高端人群(尤其是第一代富豪)高端消费的普遍心态,正是这种心态催生了奢侈品市场的不断庞大。与第一代富豪相比,第二代富豪对于社交以及品牌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高尔夫之所以没有吸引更多的有钱人群加入,是因为就运动而运动,忽略对自身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俱乐部社交价值的提供,无法满足高端人群对尊贵、面子以及社交、圈子的需求,无法以尊贵、面子、阶层的因素吸引他们对高尔夫的关注,加入高尔夫行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高尔夫报道专题   黄焱专栏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