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紧张的两周过后,向大家承诺的工作终于完成了。从5月22日那个周四决定要做点事起,至28日海报发出,再到6月4日得到意大利的回应,一个圆满的结局终于得以呈现给大家。感谢。
过去几天一直有朋友跟我讲希望我能写点什么,跟大家聊聊这件事,而坦白的说,从一开始,我就有很多话想讲。
其实这事挺容易,一件能在两周完成的事不会难到哪里去。筹款一共只用了两天,设计师在半天里就做出了几个我想要的设计样板,周二前确定了款项和设计,晓磊锁定了报社方面的细节,周三便顺利发出。随后用了一日时间制作给萨队的礼物和纪念海报,与UPS和DHL几番周折,礼物便在当天上了飞机。
当然,以上省去了若干的故事。
筹款
其实这是一件不讨好的事情,在素不相识的网络上筹款,免不了被当成骗子,或者赚吆喝的。一开始,我们对筹款目标做了三个预计,海外报纸,全国报纸,和多个地方报纸,而最终的方式是一家首都报纸 全国当日达邮寄,结合有限的资金。
影响资金量的是我们选择的筹款方式,最初的计划是先私募(si fang qian)再网络众(qi)筹(tao),不过这个方式在我发公告后一天就被舍弃,因为男球迷的私房钱比相像的多,而网络众愁的效果我也一直持怀疑态度。由于不少球迷都看到了我最初说会开网络众筹的公告,所以这里我也想解释一下不那么做的原因。在之前的研究项目中我大概了解到了国际米兰[微博]球迷在微博的活跃用户数量,同时对普遍年龄等也有个概念,加上对这个球迷群体的状态有一个基本认识,我判断众筹的效果不会很好;再者,网友的观点比较分散,要形成统一需要太多的工作和时间,不必要;当然最关键的是,网络筹款很难控制事件随后的发展,“人人”都是出资人也会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导致活动与不必要的其他活动相联系,比如商业行为,为后期工作造成巨大的风险和麻烦。
当然,为了不给外界造成针对性设立“门槛”的印象,筹款时还设立了三条原则,首先学生的钱不要,因为还没有收入;不是国际米兰的球迷的钱不要,谢绝朋友们的好意;最后,出资有任何附带条件的一律不要,不言自明。
在筹款的过程中,一个有趣的情节是一位男球迷用自己的私房钱资助了这次活动,并不断叮嘱千万不要公布他的身份和捐款金额,别让老婆知道… 其实他代表了不少参与活动的已婚出资人的心态,身已成家,心中还留有年少时的冲动,也就是为了萨队…也因此,我们叫自己老男孩。
Dr. No 与 救火员
其实这个称呼是我从曼城[微博][微博]CEO费兰-索利亚诺那里听来的,讲的大致是决策过程中那个“拖后腿”的人,一个经常要say no,用否决不断修正整体决策轨迹的人。平心而论,Dr. No和我后期扮演的角色比较相似,尤其自海报发出后,我便开始进入Dr. No的角色,不断的否决大家的建议,“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那样做”,“这个要做只能这样做…”等等。当然,我自认是个善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尽量在否决现有方案的同时提供替代性方案。
坦诚的说,这样的角色让我在这次活动中的快感几乎消失殆尽,我跟晓磊开玩笑说我的角色又像是救火队员,危机感与不安在时刻折磨着我:活动开始前关注资金量,大家承诺的资金满足了活动需求后开始关注资金是否能及时到位,在晓磊与报社锁定细节前担心报社有变故,担心海报的设计不被大家接受,担心设计师杀了我,在确定海报会与大家见面后开始关注媒体和社交媒体是否有兴趣关注这次活动,在媒体开始进行关注后开始担心是否会过度曝光给大家产生恶感,为此再控制曝光,大大减少了萨队回应后二次曝光的尝试。
报纸在北京发出的当天上午我们完成了对全国首批城市当日达的邮寄,随后开始担心买不到报纸的问题,晓磊通过报社购买了1000份后我发觉市面上开始有球迷扫货,随即与晓磊开启了第二轮淘宝送报纸的活动,公布了6位出资人和一位资深淘宝卖家的地址为球迷送报纸。
在解决报纸问题的同时送给萨队的礼物和意大利的回应方式也在规划,这里需要介绍三位国际米兰球迷,王实刚、星之海洋1908和著名的萨内蒂球衣收藏者黄皓亮先生。他们在幕后与国际米兰俱乐部和萨内蒂团队的协调工作是这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没有萨内蒂先生本人的确认前我一直在担心带有商标的报纸是否可以与萨队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为此我和晓磊在邮寄给萨队礼物时其实是做了双保险,一份裱糊过的原版海报和一份用卷轴方式制作的海报礼物(无报纸logo),一旦有任何关于俱乐部产权和球员肖像权方面的担忧可以用来应急,幸运的是,皓亮兄与萨队的友谊和他们的帮助使得这些担忧成为不必要。
哈维尔-萨内蒂
在这次活动中我被多次问及为何要向传奇致敬,诚恳的说,只是因为晓磊和我说起要做这件事,而我答应了要全力推动,无他。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原因,为什么是萨内蒂?我想,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萨内蒂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将中国所有的国际米兰球迷都团结起来去做一件事的人,伟大的球员不少,巨星也不少,但这样的机会对国际米兰球迷来说可能不多。
告一段落后反思起自己的角色我一直怀有敬意,因为大家对我的宽容、支持和信任。
一段插曲 产业的胜利
在29日的体服会上有三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体育产业,体育金融和新媒体,而《产业的胜利》也是在那时便被我确定的题目。有关体育产业,众说纷纭,对我来说,体育产业的定义很宽泛,他是一个以体育消费为核心的价值链,他无法独立存在,并随着社会与技术的进步和越来越多行业相关联,比如新媒体。体育从体育运动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其反映的是体育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而非竞技水平的提高,比如足球即使在中国也已成产业,虽然薄弱,而跳水、举重则只是体育运动。
随着社会发展体育的社会地位变化的过程在欧洲通常被定义为体育运动的七个发展阶段:运动产生(foundation)、规则制定(Codification)到赛事分级(Stratification),之后是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后职业化(Post-professionalization)、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和后商业化(Post-commercialization)。
中国特殊的历史决定了一些运动被我们广泛认识和参与之前便会得到高度的关注,因此,比如足球,会在一开始便带有商业化和后商业化阶段的特征(恒大[微博]和阿里其实是最典型的体育后商业化时代投资的例子)。这同时也解释为何中国体育(包括北美)比欧洲体育更加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人为的完成行业资本的积累,在体育文化形成之前先人为的打造体育消费习惯。举个例子,去欧洲看过足球的都知道很多著名的体育场其实观球条件并不好,欧洲也是在最近些年才开始利用自己出色的现金流去借债以完成现代球场项目,可对于他们的球迷来说,看球的消费习惯在享受足球现场体验(视听享受、餐饮娱乐)这个意识之前就已经形成。反过来对北美足球和中国足球来说,把球迷带入出色的球场体验是我们需要补的功课,而我们没法设想在一样简陋的球场环境下我们能实现逆袭,而这,正是体育金融的价值。
在解读新媒体对体育的影响时体育人其实难免片面,因为是媒体(尤其新媒体)带来了欧洲足球和NBA等国际强敌使得中国体育腹背受敌。事实上,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试着转化欧洲足球、北美职业体育等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从体育消费行为的角度讲,中国球迷对欧洲足球或者NBA的兴趣是来自于媒体最初对明星球员和明星球队的形象的描述与全面介绍,当球迷慢慢了解了这些球员和球队之后便产生了兴趣与亲近感,从明星球员和明星球队在中国的球迷分布便能看出这一点。对于中国体育而言,成规模的新媒体是推广自己最佳的伴侣,而净化自身,拉近自己与支持者们之间的距离,也是中国体育拥抱中国市场的不二法门。
回归事件,《产业的胜利》
之所以说向传奇致敬的成功是产业的胜利,是因为参与这次活动的人没有一位是志愿者或者热心球迷,在挑选出资人时我们便在关注大家的工作内容,大家的本职工作包括市场推广,媒体公关,设计师,社交媒体达人,媒体从业者和体育产业的从业者,我们正是用工作的方式,依靠工作的技能共同协作着完成了这次活动,高效,严谨,而这,正式初具雏形的产业的力量。
最后,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这个时代中的你和我,向传奇致敬,向时代致敬。
(宋嘉)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