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18日体育专电(记者吴振东、郭敬丹)如何为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培养过硬师资?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训练体系?怎样以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在18日举行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高峰论坛”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前国足主教练朱广沪等专家及业内人士,直面现实难题,共同“把脉”中国足球未来之路。
有“智慧”才能踢好球
“一发现有天赋异禀的小球员,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他‘圈养’起来训练,而事实证明,这些孩子最后往往都很难成功。”上海绿地申花俱乐部技术总监吴金贵直言不讳地指出。
吴金贵说,过早地集中训练虽然可以让小球员在技术上进步较快,但认知和思维能力偏差、人格教育缺乏终将成为其走向“顶尖”的瓶颈。该观点也得到前中国国青队主教练埃克哈德·克劳琛的认可,他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在训练上偏重运动能力的反复锻炼,而忽视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有赖于学校的文化教育。“没有灵活的头脑,在球场上就不会有精准判断,这是没办法踢好球的。”克劳琛说。
从法国欧锦赛赛场回国后,身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朱广沪担起了校园足球指导工作。连日来,他反复告诉师生:抓紧文化学习,坚持科学训练。
朱广沪表示,足球运动与文化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运动时要作出瞬间决策,就要靠智慧和胆识,而足球也能让孩子们在对抗竞技中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学会责任与担当,这些品质将一生受用。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尊重规则、尊重选手,在顺境和困境中都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之一,这需要文化教育和足球训练的有机结合。”王登峰说。
竞赛才是“抓手”
一支由中国初三学生组成、坚持每天双练的半职业队,在对阵墨尔本业余中学生队的比赛中,领先三球却最终被对手顽强逼平。这场看似普通的比赛,专家却从中发现不少问题。
“只会训练,不会比赛。”吴金贵表示,这是由于缺乏比赛历练带来的不成熟。
据他介绍,日本一支青少年足球队一年中参加的比赛多达80到100场,而我国参加全运会的球队一年也不过25场比赛,差距明显。
“没有竞赛,校园足球育人、选材的功能都难以发挥,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丰富赛事、严明赛纪。”王登峰说。
朱广沪表示,校园足球不必追求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但组织系统性、常态化的赛事,则可以增强球员兴奋度,也更不容易导致受伤。他建议,在上海等竞赛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借助联赛、杯赛等,加快实现校园足球队一周一赛,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和家庭的参与,让更多人看到孩子在竞赛中成长。
带动学校体育变革
“中国发展校园足球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借此推动学校体育的综合改革。”王登峰直言,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中国学生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几乎是世界之最,但大部分学生最终却没有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没有培养出学生对某一项运动的持续热爱并为之不断练习,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希望把足球作为体育课改革的一个试点,并将为此培训近20万体育教师。很快,我们将陆续推出校园篮球试点、校园排球试点等,以帮助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专项体育技能,并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坚实基础。”王登峰说。
专家表示,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最终培养出一批会踢球、会打球的律师、医生、科学家等各行各业人才,也能从中挖掘出具有扎实文化根基的、优秀的职业运动员。(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