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体坛风云 金汕说
一、于大宝揭开刘国博“失踪”
在北京中赫国安与天津泰达预备队的比赛中,很多球迷赶来观看。球迷发现预备队主力刘国博没有上场,有球迷让我打听一下。关于这类探听我一般都是通过微信扫听。我提出此谜,没想到最准确的答案有了,于大宝说去国青了,还说小伙子球踢得不错,老队员这样关心年轻球员让人感动。这也证实,刘国博是同年龄中的佼佼者,周金辉董事长亲自参与的这场争夺战是很有意义的。
二、北京孩子不甘心为上海立功
今年联赛,中赫国安名单里出现了一个刚刚有资格领身份证的18岁青年刘国博。对北京足球了解较多的球迷都高兴地说:这孩子就该回来!他明明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怎么老给上海立功?看起来这孩子真是热爱家乡!
是啊,大家都记得,在天津全运会上的青年冠军争夺赛 ,正是上海队在被动的情况下,刘国博打进了金子般的球,为上海夺得冠军立了大功。那时北京球迷就感叹:咱北京足球在全运会名落孙山,可北京孩子到外地给人家拿了冠军,应该把这个有为的小伙子运作回来。但谈何容易,北京孩子这些年出去的不少,人家其它地方价儿给的高,而且从小起北京的青训就受一些政策的约束,所以外面的诱惑力很大。离开的一般都是叶落归根,想在北京站好最后一班岗,而方兴未艾、前途无量的少年就很难回来了。
三、中赫国安新秀刘国博当初为什么离开北京?
说起刘国博离开北京,他的父亲刘劲松说:“我这两个儿子为了踢球为了留北京,真是充满坎坷。
其实我们家是老北京人,和很多北京孩子一样,80年代中国队冲击世界杯,让不少男孩儿想当足球运动员,我身高1米80多,有些业余教练说我是高中锋的材料。可因为家里反对和其它原因,我的足球梦破灭了。很多像我一样有足球梦的男孩一旦实现不了做运动员的理想,就不得不为生存而努力。我算比较努力和看的比较准的,我从小小的饭馆、服装店做起,慢慢有了积累,到1991年我才20多岁就就去香港定居了。1999年我带着香港公民的身份回到北京发展,娶了个羽毛球运动员出身的北京媳妇儿,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他们虽然还小,未来的道路比我们宽广多了,他们可以上大学——现在也好考了;他们可以继承我经商的事业——不用白手起家了。但大儿子刘国博受我影响太深,偏偏喜欢足球!北京越野俱乐部创始人蔡伟详细观察了儿子,说你儿子是踢球的材料,速度快技术细腻,你赶快把他转到南湖东园小学分校吧,那是个足球重点学校,更有利于他成长。我就给儿子转学,他去的毕竟比较晚,一开始轮不上他上场,儿子有些苦恼,觉得自己并不比上场的孩子差。我去看了几次,很有感触的是踢球的基本没有北京孩子,我就和教练开玩笑‘您这是在培养河南队啊!’教练说让我孩子试试,果然实力一点不差,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我感到北京孩子不能吃苦的偏见也影响了不少教练,当然北京孩子也应该学会吃苦。”
刘劲松又开始述说他怎样尊重儿子的选择,他说:“儿子越踢越出息,一些足球学校也盯上这个苗子了,送还是不送,家里还开了个规模不小的‘研讨会’,几乎都不赞成,说中国足球那么臭,丑闻那么多,别让孩子学坏了,他挺聪明,上大学也不难。其实我早已征求了儿子的意见,我说你喜欢我就支持,你不喜欢我绝不逼你,儿子说两天不踢球心里就受不了,于是我对亲属们说,你们的反对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就要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事实证明,儿子的选择是对的,至于说足球球员怎么不好我一点没体会到,我觉得社会把足球运动员妖魔化了,他们都很阳光,从人品来说都在同年龄段的水准线之上,我甚至感到男人不踢球都不够爷们儿。我没听家里的,让孩子从事足球运动。
刘国博成长很快,而且已经名声在外。他和他父亲刘劲松都希望为家乡效力,但国安梯队没有适合年龄,除非再等两年。而中国俱乐部选拔球员都是从早期开始,如果晚一点进行正规训练有可能永远失去竞争力,虽然与欧洲的做法有不少区别,但谁也无法违抗,无奈之下只能离开北京。(续)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