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回来,编辑征求我的意见要给我开个专栏,问我愿不愿意。没怎么多想,我就答应了下来。虽然答应了,但一直没动手。一方面是一些杂事的干扰,另一方面我在思考应该写些什么在这个专栏当中。
还有一个月就是我从事中国篮球采访报道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联赛、国家队大大小小的比赛我经历过很多,但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在文章里的人。换句话我说,我的文章很少有议论文。这一点我自己也很奇怪,生活里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把“我觉得”挂在嘴上的人,然而到了工作里,我最喜欢用的一个连接词好像是“事实上”。
所以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我应该在这里写下一些什么来呈现我眼中的中国篮球?是我谈我的看法,还是给你们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在我没有完全理清这个思路之前我想跟大家讲讲关于这次里约奥运会我的一点收获。
说来有些惭愧,作为一个十年的记者,这其实是我参与前方报道的第一届奥运会。然而,我的工作和我的专项篮球几乎没有一点关系——在里约前方我负责接送奥运会金牌访谈的嘉宾。去里约前方之前,我告诉我的领导:对不住了,这次干的活儿跟篮球没关系了!
或许是职业习惯,在接到每一个嘉宾时我都会下意识的去寻找他们的项目与篮球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更多常规性问题之外的有效信息。比如我负责接送的第一个金牌嘉宾就是举重运动员石智勇。巧的是,石智勇是一位超级NBA球迷,喜欢库里,对星光熠熠的梦之队喜欢得不得了。因为美国男篮不住在奥运村里,他没法找人合影,遗憾不己。
听到他说喜欢篮球,我以为自己找到了话题的切入点。在体总训练局里,中国男篮的训练和举重馆只隔着一条马路,而女篮的训练馆就在举重馆的楼上,我以为石智勇会因此和男篮队员有交情呢,然而他开着玩笑跟我回应:不太认识那些队员,在我看来NBA和中国篮球不是一个项目吧。一句话竟让我无言以对。
但是,让我更意外的并不是这种玩笑,而是男篮队员给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印象,似乎正在一点点的变得糟糕。一次送嘉宾回奥运村的路上,大家闲聊起了在训练局的事儿。一个体操运动员告诉我,感觉篮球队的人都特别高傲,很不好接触。“偶尔,坐班车会碰到,就感觉他们都很高冷。”
他告诉我,“篮球有联赛嘛,他们平时挣钱多,有点儿高傲也可以理解。但大家都是运动员,训练局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另外一个听到这样的说法,也参与到我们的话题中来,“可能跟队里教育也有关,我们队里教练就经常说了,别以为自己拿了冠军就不得了,这大院里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随处都是。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对于其他项目运动员给出的这种“差评”,我其实也一点不惊讶。通过多次和综合项目的运动员打交道,我越发体会到他们平时接人待物的热情与可爱之处。接举重队员黎雅君,她热心的问我们要不要奥运会村的麦当劳,要知道在村里排队买一次麦当劳至少得等三十分钟;接击剑队的队员时,听说我们是两个记者去,他们就提前拿好了饮料等着;送自行车金牌得主宫金杰,因为车辆的调配问题,只能临时换成了小车,她二话不说就第一个坐到了后排,把副驾驶留给我的男同事。其实所有都是一些小事,但却让你在点滴中感到了温暖。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在奥运会被彻底圈粉的“第一天团”——中国女排。在她们夺冠之后,我也幸运的承担起接送她们的任务。虽然只有两次在车上的几十分钟短暂相处,但我已经被这个团体深深吸引。姑娘们的开朗、幽默让人非常愉快。郎指导的妙语连珠,更是让人叫绝。从一个个世界冠军身上,你根本看不到所谓的架子。只是这么一次短暂的接触,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团队为什么能够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整个奥运会期间没能去现场看男篮女篮的比赛的确有些遗憾,但我也有幸运之处,第一次站在篮球圈子之外看别人,听别人的故事和评价,再回来时,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晨曦)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