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以前参与比赛今策划活动 退役后60%精力做慈善

2013年07月02日15:39  新民晚报

  2007年,姚明和好友纳什第一次发起慈善赛,2007年和2010年的两次慈善赛,姚明都以球员的身份参加。从一个比赛参与者,到如今的幕后组织者和策划者,个中的困难和困惑,姚明体会颇深。中国体育界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姚明利用个人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助来做慈善,无疑是体育界的榜样人物。但随着姚明不再打球,姚基金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退役面临现实问题

  据姚明和姚基金管委会委员陆浩透露,2008年5月姚基金成立至今,已募集到8000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包括物资的认捐(换算成人民币)。目前,姚基金的主要项目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包括前晚慈善晚宴拍卖所得,也都用于此目的。且篮球季的规模有越做越大的趋势,已累计为贫困地区6.7万人次的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篮球的机会,同时,姚基金自成立以来已经捐建了16所学校。

  然而,姚明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退役以后的个人影响力会面临衰退,用自己的影响力奔走相告的模式来做慈善的话,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

  的确,姚明捧出的是一片赤诚之心。然而,现实就是这样,大家的注意力,还是因为姚明这块“金字招牌”才吸引到这上面来。参看本次慈善赛的赞助商,有不少是姚明的长期广告合作商,正是在姚明的“一呼百应”下,他们才出手相助。

  再进一步问姚明,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令你在做慈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姚明坦言:“当运动员时可能号召力更强一些,但是我们面对的很多困难恐怕都是一样的,这次我的体验更切身一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分析说,“名人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慈善是国外比较常见的方式,但是国内目前的成功范例还比较少。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阶段性的规划是建立社会联系、发动社会资金的参与。”他认为,姚基金目前有一定规划,对象也较为明确,唯一的问题是资金的长久保证,目前,姚基金是依靠慈善赛等活动的募捐和姚明个人力量在拉赞助,未来应该发掘更多资金募集的方式和来源。不过,张庆并不担心姚明的影响力会衰退,“因为他在中国体坛的历史性地位几乎是无法取代的。”

  的确,姚明一直在努力,无论是资产审核还是在资金募集方面,他都试图和自己的团队在运作上走国际化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为了增加姚基金的透明度,姚基金打算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开展长期合作,聘用后者为第三方审计。再比如,姚明一直在上海交大深造,期待通过全面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在经营、管理和投资方面的知识。

  60%精力用于慈善

  姚明是中国体育慈善事业的排头兵。外界对姚明的普遍看法是,姚明应该做慈善,因为他有影响力,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压力在推着他向前走。对此姚明感慨,“首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我是认同的,你没有压力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好,取决于自己内心是不是真正想去做这个东西。我不反对很多时候我们在压力之下迫使我们迈出第一步,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靠压力推动我们朝前走。”

  姚明强调,现在自己的事业中,60%的精力用于做慈善。他甚至在谈到自己发福的身材时笑言,“你见过高压锅吗?就是这个意思。”

  无论困难有多大,姚明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把提高知名度,提高我们的影响力,作为慈善的必要目的,就会偏离我们做基金的方向,这是不可取的。以体育育人,才是我们的慈善目的。”

  记者陶邢莹 (本报北京今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