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27年从未缺席早训 曹曾均亲手打造湘北男篮

2013年06月17日16:12  新民晚报
父子情深父子情深

  曹曾均,长沙明德中学男篮主教练,在刚刚结束的2013全国中学生篮球赛中,他率队获得亚军。

  这是一位基层草根篮球教练,他默默执教明德男篮27年,一手缔造了这支全国闻名的学生军。曹曾均是个小人物,但在他身上,却生动体现着小人物的大梦想。

  曹曾均的儿子曹凌曦,身高超过1.9米,当年也曾是明德男篮的一员,父子俩曾经共同战斗在一块球场,演绎过一段“上阵父子兵”的佳话。曹凌曦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体育记者,父子俩的工作仍然有着不少交集。

  曹凌曦和本报记者早就熟识,2006年日本男篮世锦赛时,我们还曾一起去探访过《灌篮高手》中湘北中学的原型地。那时他就曾说起,他父亲是湘江之畔的一名篮球教练,也打造了一支“湘北男篮”。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曹凌曦借本报倾吐了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父亲节刚过,作为儿子和昔日的弟子,我想对正在带队训练的爸爸说一声:曹曾均曹指导,节日快乐!

  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我又坚持每周五去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打球了。当然我每次最爱做的事,就是去单挑明德男篮的头牌球员,站在一边的爸爸喜欢笑着在我登场时向队员介绍我:“呃,这个是明德高中十五年级的学生……”

  回想起爸爸带我第一次来到明德中学,应该是我4岁时。那时的明德还是一座古校,地理位置正好在长沙的湘江大桥以北,爱《灌篮高手》的学生都喜欢叫它“湘北”。那是1986年,那年我爸爸才28岁,每天早晨5点半出早操,训练到7点半结束,学生各自回教室上课,而他也要准备去上体育课。下午5点再训练,直到晚上7点才算结束,这个训练时段爸爸至今一直保持了27年。

  其实和许多专业的篮球教练不同,我爸爸原来是名排球运动员,身高1.72米,却是球队的主攻,我亲眼见过他垫步跃起后轻松地双手抓篮筐,那时的我根本不以为然,因为我那时的偶像只有一个,迈克尔·乔丹。小时候,生活在明德中学的校园里,我常常会抱着篮球坐在场边看爸爸带队训练,印象中的他总是在场上大声怒吼着,情绪激动。

  爸爸一直有个理论,我直到上大学,坐上冷板凳才明白。他说打球就是“玩”,坦白说,在17岁之前,我从来不认为篮球能带给我多少娱乐性,每天面对着场边严苛的爸爸,我想每个队员都很难玩得开心。多年后许多老队员都会开玩笑地说,他们最期盼的是,教练能缺席哪怕一次早训,可是直到毕业也没遇到这样的状况。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篮球教练,但爸爸一直有个梦想,率队夺得全国冠军,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为此而努力。2009年,是我爸爸第二次有机会完成全国冠军梦的一年。那一年,明德男篮调配出了最佳阵容,不过也许是命中注定,那次半决赛明德男篮不敌清华附中,最终获得第三名。爸爸说:“学生篮球和职业体育最大的不同就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无论你是否愿意,除了积极的训练,你只能不断去寻找好的苗子。”27年的执教生涯,常有过去的学生开着上百万的豪车来看他,爸爸也会像当年一样,吼一嗓子,然后对学生笑着说:“来!让我开一圈!”

  爸爸的弟子中有人成了职业球员,但我知道,这并不是让他最开心的事,对于他来说,看着自己的学生在各个行业都出类拔萃,才是最开心的事情。如今明德男篮毕业学中,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飞行员,还有的成了医生……爸爸常说,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篮球教练,真正的成就并不是培养了多少职业球员,而是希望能通过篮球,将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传递给弟子,这些才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爸爸又带明德男篮杀入全国高中篮球联赛决赛,开赛前爸爸说,他其实早就向学校表达过退休的意愿,因为自己真的老了,有点儿带不动了。现在每年高三毕业的球队学生从原来的六七个变成现在二十来个,学生的命运很多时候就压在教练一个人身上,压力太大。

  不过学校没有批准爸爸的请求,他或许会有些失望。此时作为记者的儿子,我只能拍着爸爸的肩膀,轻声说一句:“老爸,就让我再炒作你几年吧!”   曹凌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篮彩:欧联赛皇马拜仁出战] [独家无限制派奖!可多中58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