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名将已脱离冰冷体制 4名NCAA球员自由身入CBA

2013年06月05日10:02  篮球报

  本报记者周弘进

  对抗如此死板且冰冷体制的唯一办法,似乎就是出国留学——彻底撇清与体制的关系,并且可以在国外接受训练。

  从2009-10赛季的尚平,再到2010-11赛季的常林,短短四年间,CBA的赛场上出现了四名有着NCAA经历的球员。因为属于完全自由身,这类球员不仅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选择自己中意的东家,还可以在合同到期后手握续约主动权,同时聆听其他球队的报价。

  张兆旭是最好的代表,在2012-13赛季结束后,合同到期的他成为了自由市场上的一条大鱼,北京队以及新疆队为了抢到他,都砸出了200万以上的年薪。虽然最终选择留守上海队,但张兆旭在这场球队竞标战中的自主选择权,足令其他球员羡慕。

  似乎是受到张兆旭经历的启发,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国外打球,最著名的莫过于江苏连云港籍的唐子豪。据唐子豪的父母说,之所以萌生出送孩子出国的想法,一方面因为国外的训练条件不错,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唐子豪在回国后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去向。

  只是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法并不值得推广,且不说张兆旭是那群海归中唯一能够称得上成功的球员,高昂的成本、文化的差异,甚至是种族歧视,都让留洋之路显得颇具风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