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如何能摆脱伪职业化 姚明牵头提议联赛实体化

2013年04月09日10:37  篮球报

  本报记者周弘进

  最近,“联赛实体化”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由姚明牵头提出的建议,志在成立一个隶属于联赛本身的操作团队,从而切身维护各支球队的利益。

  此想法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多方响应,毕竟这么多年来,CBA[微博]在极力效仿NBA[微博]的同时,仍旧摆脱不了“伪职业化”的帽子。姚明之所以如此提议,出发点在于CBA已经被证明、并仍有潜力被挖掘的商业价值,加之自家球队坐拥上海滩之利,这样的想法自在情理之中。

  但与丰满的理想相比,现实虽然骨感,却也让人难以回避,如今的CBA,之所以仍然活在篮协的翅膀之下,只因自身发展并不健全。

  CBA并不缺龙头球队,独领风骚的广东队是最佳代表,但CBA同样不缺困难户,连年倒数的几支队伍,无一不在经历战绩以及赞助上的双重挣扎。可惜志在扩军的CBA不玩末位淘汰制,篮协做的无非是通盘考虑而已。

  如此看来,CBA更像是一棵大树,掌权者篮协正尽力将它的根扎得再深一些,将它的叶子浇灌得再茂密一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的便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篮协在上赛季开放各支俱乐部罚球圈广告自主经营权后,却又在这个赛季“开倒车”般地收了回来。改革的目光不能总盯着那几支上游球队,几百万的赞助合同在他们看来已是习以为常,却不知在嗷嗷待哺的下游球队眼中,几十万的广告都是奢侈品。

  CBA联赛是一个大家庭,各支球队虽明争暗斗,却也别忘了你我都是同一屋檐下的兄弟,角色也许有轻有重,但这里的轻重优劣与重要性并不挂钩。各支球队姑且如此,球迷更应这样。

  因为地方主义以及世仇新恨,相敬如宾是可期却不可求的,但表达情绪的方式却有学问可言。上海球迷恐怕永远也忘不了,当年阻碍球队在半决赛中更进一步的是广东队,但这丝毫不影响源深体育馆里响起整齐的“苏伟[微博]加油”之声。

  同样,主队惨遭横扫,却能在颁奖仪式时自发留下并为对手献上诚挚掌声的山东球迷,体现的不仅是对篮球的热爱、自身的魄力,还有对CBA品牌价值的维护。

  兴许还会有人诟病,如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做法未免太过平均主义,但可别忘了,曾经的CBA是怎样一副无人问津的模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