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广州小学再试点 跨国联赛引导少年健康成长

2014年12月24日14:59  羊城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孩子们的“跨国比赛”踢得有模有样孩子们的“跨国比赛”踢得有模有样

  校园足球已经开展了5年多,像今天这样万众瞩目,前所未有;能否修成正果,取决于清晰的认识,而非草率的行动。

  因此,廓清“校园足球”所承载的真意,乃当务之急……

  回到原点 享受足球本来的乐趣

  邻居的儿子是跨国婚姻的结晶,他连续4年参加了由一群旅居广州、“爱孩子和足球”的外国人发起、自娱式的“广州青年足球联赛(GYSL)”。今年10月,笔者的女儿“借光”,忝列其中。

  两个月里,每逢周末,4-12岁的中外孩子们按5个年龄组分成若干支“国家队”,在广州大道北的一所外国人学校里踢得不亦乐乎。令人意外的是,小到4岁、大到12岁孩子的赛事,都统一配给了“具体而微”的各国男足正版队服,草皮场地、裁判、教练、医生、后勤等也一应俱全。

  在球场上,对足球一知半解的女儿,兴奋地跑得汗流浃背,可一个上午3场比赛下来,能触到三五次皮球,已经不错。她所在的“西班牙队”也被对手“砍瓜切菜”。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比赛场边竟然没有记分牌,每队上场人数也不怎么限制;等到联赛收兵,组织者也不评比冠亚季军,每个孩子都奖励一面银色的奖牌、一只足球等小物件。

  邻居说:“参与精神和正确的游戏心态最重要。”他们家孩子7岁多,习惯踢前锋,一旦进不了球而且对手连续进球后,情绪会很低落。在父母经常性的叮咛耳语后,小男子汉竟然主动申请当后卫,甚至把守球门。

  组织者和中外家长们心思一样:输赢真的不要紧;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健康兴趣和爱好的引导,是对孩子责任心、团队意识等德育素质的启蒙。女儿说:“这是我的努力成果。明年我还想参加,我爱踢球,要把肌肉锻炼得更强壮。”

  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说:“推广校园足球,就是要让更多孩子享受足球的乐趣,掌握一项或几项能伴随终身的运动技能,进而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体质。”广州“GYSL”所达成的效果,正如一个美丽的“胚胎”。

  追问成绩 改变“跛脚教育”善莫大焉

  这些天,羊城晚报记者正穿行于广州的大街小巷,寻访着“校园足球的样本”。也许习惯了竞技体育的采访,记者们对“样本学校”的足球竞赛成绩都很感兴趣。

  “校园足球”要不要成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

  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的做法让人欣赏。笔者的一位朋友毕业于斯,也踢过一段时间足球。他至今还记得当年那位伍主任多么爱足球,更记得他牵头自编的那套《乐园足球》教材“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对于足球的兴趣”。

  成绩自然也是检验孩子们足球技艺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学校争取更多政府和社会资源、以持续发展校园足球的有力凭证。但是,当一些地方考虑中考增加足球专业考试时也该清醒:足球特长,不可全部或部分替换为升学资格。

  假如足球教学成果与智力教育成果能互相替换,无异于将广州304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变身”为业余足球体校。这种“大练足球”之风绝非校园足球的初衷。广东名校——执信中学何勇校长的态度鲜明。他认为,若因招收足球等体育特长生,就降低执信的招生门槛,做不到;同时,“如果执信有一批踢球好、学习也好的学生,相信会(对校园足球的推广)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中国家长和学生耳熟能详的“常春藤盟校”,不仅意味着一堆闻名世界的著名大学。事实上,最初结盟的原因和主题只有一个:体育。如今,美国每一所著名大学都有各自的一张声名远播的“体育名片”,比如杜克大学的篮球;而像NBA的奥尼尔等一堆大明星,也都是货真价实的硕士。这并非名校为体育才子改变“宽进严出”规矩的结果,恰恰相反,体育学生比一般学生更努力、更辛苦,毕业率也更高。或许,正因为体育遍地开花,所以全美仅一所体育学院,而且仅为两年制专科。

  “校园足球”所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急先锋,要打破教育与体育“井水不犯河水”的壁垒,改变有身体缺学业、有学问欠素质的“跛脚教育”现状。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掘出一些足球苗子和人才,善莫大焉。

  茅塞顿开 校园足球成就大写的“人”

  “校园足球”的经到底该怎么念?《体育学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唯一体育学术刊物,今年第四期刊登了一篇由辽宁大连的邢、陈两位高校老师撰写的《美国体育的目的和目标及其启示》的论文,令人茅塞顿开。

  据介绍,美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体的理性能力或者思考和推理能力”,而实现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因此,“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体育运动会给人以健康、幸福,对培养身体运动技能、感情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和处事能力都有好处,能帮助人们懂得合作、竞争的意义和精神,从比赛中可以培养性格”。

  两位老师最精彩的解读是:体育教育和运动参与,对实现美国教育的四大目标“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经济效益和公民责任”具有莫大影响——体育通过教人们生活的艺术和哲学,培养了领袖意识和运动家风范,在挑战运动极限的过程中提升对身体的鉴赏能力,有助于达成“自我实现”;人们在体育参与中获得了愉悦,增加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人际关系”体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最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健康的身体;体育以培养人的规则、竞争、合作、开放等几大意识,强化了人的“公民责任”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校园足球”的认识和定位,也大体该如此。国家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要的不是狭隘的足球战绩,而是足球为桨,助力教育,经年累月造就出既健康自信、能实现自我追求和目标,又能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能为社会的竞争、规则、合作与开放进程释放正能量的大写的“中国人”。当然,正如何勇所说:如此百年之功,非一日可立竿见影。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才是“校园足球”先行先试的价值所在。

  羊城晚报记者 汪晖

文章关键词: 校园足球足协孩子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国足亚洲杯名单公布 冯潇霆李学鹏落选
  • 娱乐女主持人王婧涉毒被拘 曾主持美丽俏佳人
  • 财经媒体:3700多万人不用自己支付养老金
  • 科技即将在港上市的蓝港股票值不值得买?
  • 博客邱毅:台湾民众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女生开豪车卖苹果
  • 育儿1岁孩冷水洗澡 是锻炼还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