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队魏群(左)和上海老克勒队范志毅场上起争执
第二届老甲A联赛,实力强大的上海老克勒痛失“到手的冠军”,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项新赛事亟需更加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才能有更大的号召力和更强的生命力。
无论参赛球队还是媒体记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相比在广州举办的首届比赛,仅仅一年之后,第二届老甲A联赛很多方面反而退步了。
首先是宣传方面。即便在成都,有关老甲A比赛的消息也很难见到。当地同行告诉记者,主办方并不在意赛前的宣传发动,“感觉他们只要能把比赛办起来就好,也没说一定要有多少球迷来看。有时候我们主动去联系,也得不到积极回应。”
缺少必要的舆论发动和支持,直接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现场观众锐减。去年首届,主要比赛都放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近万球迷的捧场让人深切感受到球迷对甲A时代球星的热情。而在成都,由于老全兴的主场租用费太贵,比赛被安排在远郊的双流体育中心和四川大学校区内,即便是主队四川队的比赛,观众寥廖。最后的决赛,竟然只不过三四百人捧场而已。
这样的反差,未免让人遗憾。成都曾经是中国足坛金牌球市的最典型代表之一,球市的火爆全国闻名,魏群、马明宇、姚夏、黎兵等一代名将,也都曾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拥有超高的人气,现在却给人留下这样一种感觉:四川球迷不看球了。
或许是受制于资金的限制,第二届老甲A在球场等硬件方面的吃力尚有情可原,但软件方面却同样令人诟病。原本作为怀旧主题的赛事,裁判执法方面的公正性屡遭质疑。尤其是涉及到东道主四川队的比赛,都引起对手不满,四川队最后夺冠也被认为是主场因素左右的结果。
此外也不难看出,随着老甲A赛事影响力的扩大,各队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几支球队都开出了重奖,这也导致球场上冲突加剧、非体育道德的犯规和红黄牌数量激增,不满裁判判罚亦成为家常便饭。这样一来,老甲A联赛不但没有给球迷带去快乐,反而让人看到中国足球固有的陋习。
说到底,老甲A联赛现在还只是一个纯业余的赛事,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约束力。记者认为,鉴于这项比赛的规模和反响逐渐增加,中国足协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将其纳入管理体系,而不是放任不管。譬如,对各地的承办做一定的建议和指导,对球员恶意伤人的红牌、袭裁、罢赛等丑陋行为,采取取消来年的参赛资格等措施,形成一定的震慑力,以保持这项业余赛事的纯净。否则,必然难逃被球迷和媒体抛弃的命运。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