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舵”国际奥委会12年之后,比利时人罗格终于要退休了。谁将成为他的接班人,指挥奥林匹克这艘航船继续前行,今晚将揭晓。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的权杖,能否首次脱离欧美人士的掌控?
这部悬念大片的主角共有六人,他们分别是德国的巴赫、新加坡的黄思绵、中华台北的吴经国、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这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竞选主席人数最多的一次,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
从目前各方的舆论来看,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当选呼声最高,另一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和掌握国际奥委会财权的卡里翁被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其余三人则希望不大。
早在几年前,在人们的议论中,巴赫就是下任主席的最大热门人选。就主席最好是奥运选手出身这一准则,今年59岁的巴赫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获得过1976年奥运会冠军;论资历和能力,巴赫自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5年后成为国际奥委会执委,长期主管项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并且负责奥运会欧洲地区电视版权销售。
黄思绵的优势在于管理能力突出,并且具有新加坡议会议员、驻匈牙利大使的从政经历。正是在黄思绵的领导运作下,新加坡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奥运会,而青奥会被罗格看做其12年主席生涯的最大亮点。
吴经国作为首个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中国人,最大优势在于他自1988年起一直任国际奥委会委员,是六个候选人中资历最老的。吴经国2006年就任国际拳联主席后,对操纵比赛、国际拳联内部腐败等问题重拳出击,并积极促成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国际奥委会近120年的历程中,只产生过八位主席,除美国的布伦戴奇外,其他七人全部来自欧洲。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欧洲中心主义,国际上一直有不少批评声音,近年来让欧洲以外的人选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呼声愈高。(高鹏 刘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