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前国脚退役方知工作难找:绝不让孩子干体育

2013年01月06日02:25  中国青年报

  28岁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已经是相夫教子、事业稳定的年龄,但对于半年前刚从北京女足退役的张彤来说,却是人生第二次抉择的开始——虽然前景不明。

  2012年最后一天,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边的一座咖啡馆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找工作的张彤。作为原北京女足主力和前国脚,张彤已经沾不到“铿锵玫瑰”的一丁点儿光。和所有普通退役运动员一样,从2012年6月决定退役之后,张彤必须在一年内找到出路,否则,她的所有人事关系将自动转到人才交流中心,效力了十几年的运动队将从此与她再没有关系。

  “以前一心只想打好比赛,退役之后才知道,运动员想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么难。”回想这几个月的找工作经历,张彤十分感慨,“当了十几年女足队员,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这个专业。退役之前,我曾以为我会成为一名女足教练,但这条路已经不可能了。”

  留队任教,意味着一份拥有国家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工作。现在在国内,除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成绩非常突出的运动员外,普通运动员几乎不可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不能当教练,那是否可以成为学校体育老师呢?张彤很希望自己的足球专长不会被浪费。

  但教师资格证又成了拦路虎。

  张彤去年11月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培训班,但像教育学这样的课程她完全听不懂,“上培训课时,老师希望学员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因为整个课程我全都不懂。”

  “从我进入体校开始,文化课的学习就被耽搁了,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怎么可能通过相当于大学层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张彤很苦恼,“但我的足球专业才能,难道还教不了小学生、中学生吗?我作为北京队队员拿过全国冠军,作为国家队队员,参加过2007年女足世界杯,我想找一份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为何这么难?”

  自身的遭遇让张彤终于知道,媒体曾报道过关于退役运动员出路难找的故事是这么真实,这也让她下定了决心:“今后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走体育这条路。”

  20年前,张彤正是在父亲的指引下开始踢球,并最终成为足球运动员。“那个时候,中国女足是多么辉煌,谁能想到十几年后女足陷入现在这样的境地。”张彤说。

  “我是真的喜欢足球,又受到中国女足光荣历史的激励才成为足球运动员的。现在想想,我28岁才出来找工作可能有点晚了,但在我人生最好的年华,我的心里真的只有足球,只想着把球练好、踢好。也许我早几年退役,还有时间去读个大学,再找个工作。但在我还有能力踢球的时候,我哪里想过自己退役后的问题。”

  更为现实的是,28岁的张彤还面临着结婚、生子等一系列自己希望能尽快完成的人生大事,而如果没有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自己的人生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很难去落实这些大事。

  “退役运动员出路难找,除了我们自身确实有文化素质偏低的缺陷外,与我们这个社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运动员的价值也有很大关系。”找工作的经历让张彤有机会去思索退役运动员出路难寻的症结究竟有哪些。

  “运动员在运动专项方面的才能毋庸置疑,但并不是只有这一个优势。我们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个性品质方面的变化,对这个社会还了解太少。”张彤表示,“几个月前,我与北京队今年退役的另外3名运动员一起参加了就业指导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其他优点。比如,自行车队退役的一个小伙子做事特别认真,射箭队的退役女孩心思缜密、少年老成,这些优点都和我们从事的运动项目有一定关系,难道不能用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吗?”

  张彤在参加大杨扬[微博]发起的“冠军基金”退役运动员培训项目后,学着将自己的运动生涯总结为容易让普通人理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真谛就是体育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学校体育工作极为欠缺的一环。张彤说:“我们对体育运动的顽强拼搏、勇于超越、团队精神,有着十几年切身体会。如果我去给孩子们上体育课,我会用自己的故事教给他们什么是真正的体育,而不仅仅是让他们进行身体锻炼这么简单。”但目前看来,她的这种想法还缺少付诸实施的渠道。

  “我身边也有朋友建议我去体育用品或体育推广公司,也许工作会好找一些。如果实在走投无路,我也只能向现实低头,但那样的话,我所深爱的足球和十几年运动员生涯的积淀,也只能成为此生的回忆,那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

  本报北京1月5日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