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武磊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让众多中国球迷坐立不安,作为中国足球的旗帜,远在西班牙踢球的武磊承载着太多期望,所以每个关心足球的人都非常担心他的情况。
在如潮的祝福中,却夹杂着一丝辱骂和诅咒,引起了群众的愤怒。
如此反智且恶毒的言论,无论你是不是武磊球迷,看到后都会触目惊心,更让人感到生气的是,下面竟然有不少支持博主言论的声音,还处于高赞评论位置。
大家已经为武磊担忧了一天,这种言论更是为本就焦虑的情绪上浇了一把油,不少球迷开始在微博等平台对原博主进行声讨,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就是:我不是武磊球迷,但作为中国足球的骄傲,这种恶毒的言论势必将所有球迷联合起来,对抗这种行为。
在诸多网友的投诉下,恶语中伤武磊的账号“正义小甜螺”被封。
然而,以为这是事件的结尾,没想到却只是开端。
由于“正义小甜螺”那条微博配图为著名艺人王一博参加某摩托车赛事的照片,并且还发起了一项摩托车和足球你会选择哪一个的投票,不少网友借此将发泄对象直接转向王一博。
与此同时,在“正义小甜螺”那条微博下,也出现了自称肖战粉丝的恶毒评论,再加上肖战在3月份以来陷入了舆论旋涡中,于是战火向另一边迅速蔓延。
在这个过程中,以肖战为头像,微博名为“今天去书店买醉”的账号成为焦点,他先是在“正义小甜螺”原博下评论:武磊也不是中国人,死了就死了呗。
随后发布微博辱骂球迷:
接下来该博主透露自己只是初三学生,并且患有抑郁症,表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一个外国人受到辱骂,还给武磊道歉,配图是治疗抑郁症药物:
不过,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条微博的配图经过编辑,此前该博主的抑郁症药物配图来自网络,经过揭发后又找到一张新的照片配上:
到了今天,该账号似乎忘了抑郁症一事,继续侮辱网友:
事情到这里,很容易归结为饭圈VS足球圈的网络骂战,但仍然不是这么简单。
在双方互喷的过程中,有粉丝向愤怒的球迷解释,“正义小甜螺”这种行为很明显是王一博的黑粉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引战。
而在另一边我们也发现,“今天去书店买醉”这个账号已经多次被挂出是肖战的披皮黑:
什么是披皮黑呢?
简而言之,就是部分黑粉假装成某明星的粉丝,头像和昵称都会让人直观联系到具体指向,内容也会发布一些该明星的相关信息,并经常会在其他明星(尤其是对家)、其他领域发布一些恶意言论,引起网络骂战。
比如,A是一位梅西黑粉,于是他故意注册名字为“最爱梅西”,头像也换成梅西照片,其发布的内容只是点缀,真正要操作的是,每次有C罗新闻,他就去底下回复:梅西第一,C罗垃圾之类,肯定引起很多不明所以的C罗粉丝的愤怒,导致梅罗两家粉丝开撕。
而披皮黑只是众多引起网络骂战的套路之一,此外还包括反装忠,拉踩等,其目的有人是为了争夺粉丝之间的话语权,有人是为了抹黑讨厌明星及他饭圈的形象,更有甚者,想恶意引起网络暴力,仅仅以此满足自己的畸形心理。
这种无间道式的宫斗现象,在饭圈尤甚,但不代表体育圈没有。
就在此次武磊被侮辱事件中,有人借机用詹姆斯为靶子引起争端:
从其带有明显侮辱意味的微博昵称就能看出,此人不仅想挑起足球迷和篮球迷之间的争端,更是想让所有人把炮火集中在詹姆斯身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反串黑。
在发布挑衅性言论后,“抑郁症”、“自杀”等套路接踵而至,为的就是引发第二轮“反网络暴力”的网络暴力。
就像前几天,有人伪装肖战粉丝,称其遭到网络暴力而扬言要自杀,这件事迅速发酵引起了江苏网警的关注,并且上了热搜,最终此人被戳穿曾多次伪装自杀,这种做法严重侵占了公共资源。
经过深度分析,这次参与辱骂武磊的明星粉丝中,绝大部分都是黑粉伪装,很明显的逻辑就能判断,一个真正的肖战粉丝,怎么会关注专黑肖战的超话,怎么会对对家明星(王一博)粉丝的言论点赞支持?
深扒下去,我们发现武磊只是这些所谓的明星粉丝们的碰瓷对象之一,他们长期趴在热搜上,每每有新事件就会带话题骂街挑事,试图引战。
另外,此次事件中的几个突出账号,之间存在互粉、互赞的情况,说明极有可能是组团行为。很多还会一人分饰多个账号,互相点赞抬高评论的位置,制造出言论被支持的假象。
无论是规模对等的网络骂战,抑或是单方面的网络暴力,都是目前互联网中最棘手也是最普遍的现象。
网络暴力说了很多年,但大部分人并没有直观感受,这绝不仅仅是几句国骂那么简单。侮辱人格、诅咒全家、践踏尊严,看看这几张截图,让人背后发凉:
这一切虽然发生在线上,但也直接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参与人,对其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世界观正在树立中的青少年,他们也恰恰是体育圈和饭圈的核心力量。
崇拜偶像也好,欣赏球星也罢,这本身都是催人上进的动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一旦陷入无谓的争端,甚至成为被网暴的对象,都会让年轻人迷失方向。
如上文所述,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或者纯粹的恶意,不断挑起争端,激起舆论旋涡,让网络环境恶劣不堪,可恶、可怕、可悲。
另一方面,侮辱武磊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这世界上没来由的恨终究是少数,一切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很可能有其他目的,就像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各种各样的“反转”,兼听则明,凡事不要过早下论断。
否则,既可能制造了一起无端的网络暴力,又可能让自己陷入某些人的圈套之中。
(斯文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