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骂球员是谁的错 冲突争吵只因人性如此

女记者骂球员是谁的错 冲突争吵只因人性如此
2022年01月10日 12:00 新浪体育

  近日CBA赛场出现了争议性的一幕,在北京首钢与浙江广厦的比赛里,朱彦西和翟晓川在场边与一名女子发生争吵,争吵的过程也被身边的镜头记录了下来。

  视频中朱彦西和翟晓川让该名女子闭嘴,并且想把她驱逐出场外。

  而该名女子也反问“你有什么权力驱逐我?你不配!”

  朱彦西随后也回头反问:“你配吗?你长什么样啊?不照照镜子?”

  争吵发生过后,该名女子也被工作人员请离场外。

  这段视频中配有文字——称冲突事件的起因是该名女子在翟晓川与裁判沟通时让翟晓川闭嘴,并且该名女子出现了辱骂球员的行为。

  但是,从视频中也能看出,该名女子自称没有骂人,而也能听到画外音有球迷起哄,“球员骂人,应该吃T!”。

  事后,该名女子也在微博上发声为自己辩护。据悉,这名出现在媒体席的女子曾经是某媒体的体育主编,也是一名记者。

  她在个人微博上表态:“第一,没骂人,比赛场上胜负与我无关。无需媒体过分解读。更无需多言。”

  同时,她也表示,现场观众也在劝她不要离开场地,因为自己并没有做任何违反纪律违反规定的行为,而她离开场地是因为自己尊重作为前辈的CBA联盟领导,不想把事态扩大,并非理亏。

  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让这出事件变成了一出罗生门,谁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方的过错,也只有当事人清楚真相究竟是什么。

  又或者,大家都不认为自己有错。

  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事情在争吵中可是太常见了。如果每个人都能互相理解彼此,那就不会出现冲突了。

  《圣经》里说上帝推倒了巴别塔,让原本讲一家话的人类变得语言不通,无法互相理解。这份宗教故事里对人性的真实描写,在篮球场上总是常看常新。

  在场边观赛的球迷总是有自己的立场,或许在场参赛的球队恰恰有他或她支持的主队,而当两边利益不一致时,碰撞出冲突的火花,那可太正常不过了。

  相信大家在看球时也常常会因为支持的球队/球员或激动或愤怒,更不用说在场边观赛,受身边氛围感染的程度更甚。就像《狂热分子》书中所说,当人受群体情绪裹挟,更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2015年,山西队与佛山队的比赛中,媒体席也出现过类似的冲突事件,在第四节比分胶着状态,山西队球员段江鹏对佛山队球员哈提布进行了一次犯规。

  而在前者犯规以后,场边媒体席的一名男子拿球对着段江鹏的头上砸去,被砸的段江鹏愤怒地向这名男子冲过去,最后在众人的拉扯调解下才没有升级为肢体冲突。

  2016年CBA总决赛期间第三场,四川队在主场以2-1领先辽宁队,赛后当辽宁队球员回到酒店时,与四川队球迷发生了冲突,甚至升级成为斗殴事件。

  事后的报道称,当时的四川球迷在冲击辽宁队的队伍,而辽宁队伍中有前来陪同的球员家人,而辽宁球员为了保护家人,与球迷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事件发生后,作为主队的四川队没有做好安保工作,被处以通报批评以及扣除俱乐部经费15万元的处罚,而参与斗殴的郭艾伦、贺天举、刘志轩则被官方停赛。

  每当这些冲突事件发生,舆论总是会迅速发酵,批评球员和相关人士。但是,作为这个星球上公认篮球水平最高,职业化程度最好的NBA联盟,也不是人们想象的一片和谐景象。

  NBA场边的媒体席大多是摄影师,通常很少发生直接的口角。所以他们和记者的冲突大多发生在场外。

  虽然在新闻发布会这种相对正式的场合很难出现情绪过激的行为,但有时候记者总是换着花样来挑衅球员,球员也常常不给记者好脸色看,比如威少每当遇到不喜欢的记者,“下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口头禅。

  不过,你也不能保证没有脾气古怪的球员拿这些辛勤工作的摄影师撒气,比如当年的丹尼斯-罗德曼,就在一次球出界后对着身边摄影师的下体狠狠地踹了一脚。

  而这莫名其妙的一脚,让罗德曼被告上法庭,无辜被打的摄影师也获赔20万美元。另外,大虫还被联盟另外处罚了25000美元以及11场禁赛。

  NBA球员和操着笔杆子的记者们大多是在场下隔空放炮,反倒是场边的球迷才是对线的第一目标。

  毕竟在大洋彼岸的体育文化里,地区之间的恩怨情仇更多,彼此之间的火药味也更加浓郁。比如当年阿泰斯特怒揍球迷的奥本山宫殿事件,就让时任总裁大卫-斯特恩下定决心整风,彻底肃清联盟打架斗殴的恶劣行为。

  但是,联盟变得“文明”并不能阻止不同立场之间的球员、球迷的针锋相对。此前湖人作客印第安纳步行者的比赛,一名坐在首排观众席的女子就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被驱逐出场,原因是她用语言咒骂詹姆斯的家人,违反了球迷的观赛秩序。

  所以,不难看出,球员和球迷之间的争吵,与联赛水平无关,完全是人性使然。

  还是2016年,该赛季CBA进行到第三十轮,还是辽宁队与四川队的比赛,在比赛结束时,李晓旭和哈达迪爆发了冲突,场面乱成一片。

  当赛后辽宁球员退场时,有球迷朝着他丢瓶子,还有一名男子突然出现在球员通道里,“袭击”了正在离场的辽宁球员李晓旭。

  事件的最后,时任CBA办公室主任张雄称:“四川赛区已经找到了打人的男子,这个人是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的记者,但他不承认打了李晓旭。”,而在这件事情发酵时,却衍生了另一个事件。

  最初有网友爆料打人者是《华西都市报》的某位记者,此消息一出,这名无辜背锅的记者立刻遭受到了网络暴力。而在这起乌龙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有一名实名认证为某媒体体育主编的记者在微博和头条号发文误导粉丝,让大家把矛头指向了这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而这个记者,便是这次文章开头提到的,与翟晓川、朱彦西发生言语冲突的女记者。

  据媒体爆料,在和两名北京球员言语冲突之前,该女记者曾在吉林球迷群里点名批评周琦,甚至开启了“地图炮”,说周琦“把河南人那点算计发挥到极致了”,“做人得懂规矩得感恩”。 而周琦也随后出现在群聊中,反问她自己如何“不懂得感恩”。 最后,她还“讽刺”周琦,“在你没努力为中国篮球正名,与中国男篮一起进入2024巴黎奥运会,为自己赢得所有荣耀与尊重前,我不会回答你任何问题。加油就是。”

  当然,我们不能因她有这些“前科”,就认定这名女子就是事件中有错的一方。但发生这样不和谐的事情总归不值得提倡,重要的不是抓出一个“替罪羊”,而是应该思考——从这件事中能否找到,让我们自己的联赛变得更好的反思?

  比如,媒体席的记者是否不应该干扰比赛?球员是不是更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比赛中,而不是被场外纷纷扰扰的声音所影响呢?

  虽然人性总是朝着冲突去演化,但当大家都尝试去理解对方,而不是奔着对抗去行事。那我们的联赛,会不会有机会变得更好呢?

  (brad)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