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发展潜能与阻力同在 或可开辟新合作模式

中国网球发展潜能与阻力同在 或可开辟新合作模式
2019年08月29日 15:27 新浪体育
快网推出“赋能中国网球1000计划” 快网推出“赋能中国网球1000计划”

  随着更多国际职业顶尖网球赛事在近几年引入中国,这也势必对国内网球运动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不过遗憾的是,网球的本土化建设却没能跟上网球在国内的影响力发展,网球文化的平民化趋势亟待提高,缺少球场和缺少网球人口无疑是中国网球发展道路上的两大难题。然而,缺少球场的更准确描述应当是缺少“活”的网球场。据统计,中国目前有2.8万片网球场,其中45%属于学校和政府机关,不对外开放为多;还有55%来自社区和酒店球场,这一部分具备对公众开放功能的网球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存在大量废弃,或是利用率极低的社区网球场,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感到可惜,而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复活社区废弃网球场道阻且长

  正如全网球app在上个月曾报道的上海市闵行区佳信花苑改造废弃网球场工程,一座荒废将近十年的网球场竟成了居民晒被子的场所,在物业、业委会和快网网球的三方合作下,对这片废弃网球场实现“复活”。改造工程前后历时将近大半年之久,然而这一项目的难题并不在于改造工程本身,物业和业委会与俱乐部、与业主之间的策划和沟通才是更加难以落实的问题。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的各个社区,围绕小区内配套运动设施的争论屡见不鲜,这样的现象在空间局限的老式小区内更甚,一些2000年后建造的新小区,围绕运动配套设施的讨论也时有发生。

  此外,物业行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现状更是“火上浇油”,管理老式小区的物业人员很多也是老一辈的人在做,他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往往会有很多顾虑,在涉及到业主权益的事项上更是小心翼翼,容易出现“不作为”的现象,宁可将小区设施荒废在那里,也不愿意因此“得罪”业主,许多小区更是存在物业与业主之间矛盾不断的情况,这也让社区体育设施的赋能改造计划遭遇种种阻碍。

  垃圾分类是眼下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社区废弃的网球场又何尝不是一种建筑垃圾?沦落为停车场、遛狗场甚至晒衣场的废弃网球场没能得到良好的“分类利用”,无法发挥其本应该有的价值。不过,要想真正将社区网球场做大做活,靠物业、业委会的一己之力必定是难以为继的,网球场的改造、经营和管理应当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才能真正做好,没有合理的经营平台,再好的网球场也是形同虚设。

  正如佳信花苑的废弃网球场在快网的翻修改造之下焕发新生,后续的经营管理同样需要三方的合作,这样的项目对于业主、物业和网球俱乐部三方都是有益的,从长远来看,一片网球场更是能够带动周边社区的网球文化发展,形成连锁效应,经济价值和公益效应兼备。目前网球俱乐部在与小区物业沟通的过程中屡屡受阻,归根结底来说,大力开展“赋能社区网球场”计划还是需要各方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希望更多社区能够认识到协作共赢之道,社区网球需要“走出去”,俱乐部需要“请进来”,转变传统观念,加大资源共享,加强社区与网球俱乐部的共享信息沟通。

  影响更多网球人口需从青少年入手

  有了球场之后,真正将其做活还是需要更多的网球人口参与进来。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的网球人口有望超过3000万,中国网球产业的价值有望超过600亿。然而,这里的网球人口指的是“网球泛人口”,网球泛人口仅仅指的是在电视机前、现场观看过网球赛事,或者有过打网球经历的人。要想影响更多网球人口,眼下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网球泛人口的基数,二是在此基础上将网球泛人口进而发展为网球爱好者和忠实网球人口。

  在众多网球人群中,以培养青少年为重点发展目标是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在年龄尚小的时候接触网球,能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球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学校内的网球教育资源相对来说理应更加充足,然而,把网球训练作为教学内容讲解和针对性培养的学校少之又少,学校中缺乏网球知识的普及、适合青少年训练的场地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不像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具备“拿起来就能打”的特性,网球运动本身有着上手难、提升难、找搭子难等特点,让没有办法接触到专业网球训练的人更是望而却步。

  面对这样的现状,网球的“亲民化”和“娱乐化”也将是大势所趋。全国范围内的许多网球俱乐部也在积极跟进这个势头,目前很多俱乐部的用户人群以青少年人群为主,25-45岁的中高端人群作为补充。此外,众多网球俱乐部针对青少年也配备有从入门到进阶的一系列课程,并通过夏令营、网球嘉年华等家庭亲子消费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网球培养环境,从而起到普及大众网球的作用。毫无疑问,拥有着专业资源和平台的俱乐部是发展大众网球的重要一份子,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可以将眼光投向国外。

  国外网球文化普及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俱乐部,国外网球俱乐部数量多,且规模普遍较大,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教练员质量较高,大多拥有自己的网球场,以会员制为主导,并通过开展网球培训、业余赛事、组织俱乐部活动的运营模式获得收入,并利用多种渠道对俱乐部进行宣传。俱乐部与社区有着良性的合作关系,随着会员的加入,俱乐部承担起培育市场、专业人员、赛事的功能,从而带动整个社区网球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网球产业的发展,俱乐部的核心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此外,国外俱乐部开展的夏令营模式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并不以单一的“网球俱乐部”作为卖点,而是以综合的手段打造一个“运动夏令营”,将一些趣味游戏、游泳训练、足球篮球练习、体能训练与网球结合起来,通过更加大众化的运动项目带动网球兴趣的发展,培养综合运动模式,相比单一的网球训练营有着更为实际的成效。

  然而放眼国内的网球俱乐部、社区、学校等机构,现如今大多面临着“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各机构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理念,均是按照自身的管理与模式发展,横向联系较少,更缺乏沟通协调,各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现理念。不过,目前政府对学校、社区与网球俱乐部资源共享的法规还不完善,造成资源整合实现难度大,可操作性差,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政策法规配套和激励机制的健全,并进一步探索资源共享的路径。

  由于俱乐部与高校、社区不同,网球俱乐部是一项产业,需要资本才能做大做强。随着法规政策和思维观念的开放,资本的引入才是推动网球俱乐部乃至中国网球发展的关键。若社会各方能够展现出强烈的资源共享意向,在人力资源、场馆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做到整合,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达到合作互赢的局面,让社会各界看到网球发展新模式的诞生,从而吸引到广大资本方的加入,这或许才是推广中国网球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

  当然,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加入。网球赛事的引入、网球场数量的增多、网球俱乐部的运营、社区网球教育的发展、网球市场的培训服务与产品推广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网球人才的支撑。反之亦然,更多专业网球人的加入必定将进一步推动网球产业的辉煌,为体育专业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就业途径,与网球相关的职业也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

  快网推出“赋能中国网球1000计划”

  总而言之,中国网球在即将迎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中,网球场馆和人口的匮乏和市场的成长显得对比强烈,同时却也意味着潜力无限。作为上海地区最知名的网球俱乐部之一,上海快网网球俱乐部在创立十周年之际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推出“赋能中国网球1000计划”,希望能在未来3至5年的时间内,联合社区、高校、政府等机构以及网球同行,赋能激活1000片网球场、影响和普及1000万网球人口、培养1000位网球从业者。

  快网希望作为行业的带头方,呼吁社会各机构加入到这项计划中来,实现大众网球的多元、持续、健康的发展,开发出网球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新模式。在国内,虽然作为小众行业的网球,但有着无限潜能的产业更需要生存和发展,在更长远的背景下实现更大的成就。

  快网计划从社区网球作为切入点,通过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式激活、赋能目前遭到废弃、占用、改建或利用率较低的网球场,在政府政策和社会资本的扶持下,“复活和唤醒”1000片网球场。另外,快网计划联合上海市网球协会、高校等机构,为网球教练员提供科学培训和实践机会,从而培养1000位网球从业者。更重要的是,快网将以“轻培训”、普及型赛事等模式普及大众网球,让此前从未接触过网球的人民体会到网球的魅力。通过各种场景的打造,通过爱好者发自内心的传播,组织符合人群特性的培训、活动,形成裂变效果,吸引更多人关注网球,达到影响网球泛人口的效果。

  中国在网球领域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品牌连锁机构,作为网球行业的佼佼者,快网有志于建立起社区连锁品牌,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搭建一个集智力、人力、商业资源于一体的项目平台。然而就如前文所说,这样的计划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各个机构走到一起形成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封闭的管理观念,这必定是一件具有很强开拓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快网愿意以攻坚克难的态度推进这个计划,营造网球俱乐部、社区、高校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推广中国网球文化这项伟大的事业。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网球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