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球赛无明星怎生存?踏实培育球迷市场可双赢

2013年10月19日04:39  南方都市报

  靠政府投入升级比赛,靠出场费邀请明星,可以是办赛初期的手段,但踏踏实实地培育球迷市场,孕育网球文化,才是一项网球赛可以繁荣下去、达到球迷享受主办方挣钱这一双赢目标的关键。

  国内网球赛事井喷

  现在国内网球记者圈中,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深圳赛来了,元旦假期没了;武汉赛来了,中秋假期没了;中网来了,国庆假期没了;广网和上海大师赛来了,挨着长假倒休的机会都没了……如果再算上明年新增的W TA香港公开赛和传说中的W TA南京站,至少在9、10这两个月,网球记者们都将拖着箱子在国内四处奔走。

  国内网球赛事的发展,与2004年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夺冠后中国网球黄金十年的发展契合,中网与广网都是自2004年起举办,到今年都迎来十岁生日;上海五届大师杯加五届大师赛,今年刚好也是十届;而从今年深圳赛的举办到明年一系列赛事的加入,令国内网球赛事数量达到井喷,显然和李娜[微博]的成功脱不了关系。

  深圳站因为有IM G的加入,在年初成功请到了李娜;武汉更加大气,耗资数亿建球馆,直接从东京抢来W TA超五赛,现在就坐等李娜和她的伙伴们亮相了。国内的网球赛事,绝大多数说到底还是政府办赛,所以常常可以不计投入,花巨额出场费请大牌球星,甚至光请大牌球星也已经不过瘾了,还要让德约科维奇[微博]与李娜打表演赛,还要让费德勒搭档中国球员参加双打……这些噱头大满贯不会去做,国外其他赛事也鲜有去做,但是国内赛事大张旗鼓地在做,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更多的人是因为明星走进球场,而不是因为网球本身。

  除了追逐明星,还要不断升级赛事。武汉一出手就是“超五”,中网年年在喊“第五大满贯”,今年据说直接提出了希望将男子赛事也升级成为ATP[微博]1000大师赛级别。可惜这一美好愿景遭ATP当头泼冷水,其国际区副总裁艾丽森·李在上海时直接表态:ATP目前已无大师赛牌照可售,中国应该更致力于整个网球赛事结构的合理化,而不是片面追求高端赛事。

  不靠明星该怎么活

  中网办了十年还没能盈利,但仍然有资本不断提升奖金有胆识继续升级赛事,其原因不究也罢。而上海、深圳、武汉如果真正想做好市场办好赛事,不妨想想如何去尽可能地摆脱明星效应。31岁的李娜,职业生涯已经在倒数阶段,深圳、武汉依靠她救市的时间不会太多;上海大师赛营销总监杨亦斌也坦承会有所担忧“后费德勒时代”票房可能出现下滑。

  在这一点上,十年广网选择了与国内其他赛事完全不同的方向。今年赛事总监蔡笑雨直接对媒体宣称“我们不需要脑残粉”。不花巨额出场费请大牌球员是广网的传统,而今年赛事整体宣传的加强、球员媒体接待水准的提高等,让这项在过去九年几乎无存在感的比赛,在今年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后三个比赛日的现场门票售罄。“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来广网看球的观众,真正是为了来看网球。”蔡笑雨说。

  成功的网球赛事,门票收入应该是盈利模式中占最大比例的部分,而目前即使是国内最成功的上海大师赛,其盈利也有70%是来自赞助商收入。靠政府投入升级比赛、靠出场费邀请明星,这些可以是办赛初期的极端手段,但踏踏实实地培育球迷市场,孕育网球文化,才是一项网球赛可以长久繁荣下去、达到球迷享受主办方挣钱这一双赢目标的关键。南都记者 窦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