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台风“菲特”的影响,6日开战的上海网球大师赛饱受雨水侵袭,连续3天的外场比赛几乎无法进行,但上海大师赛用完善的组织保证了赛事的运转,用服务细节展示了其温馨体贴的赛事文化。 在网球比赛中,雨水并不受欢迎,但如果处理得当,它也可以为赛事加分。澳网[微博]因雨关上顶棚时球迷的欢呼和人浪、打着罗兰加洛斯标志雨伞等待的众多球迷、温网球童拉上雨布的瞬间都是大满贯独特的风景。这些细节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大满贯百年历史中慢慢积淀,如雨水“润物细无声”般形成的,甚至成为赛事文化的一部分。
面对台风和雨水,上海大师赛组织方撤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将部分外场比赛移至室内训练馆,并通过多种手段通知球迷和媒体下雨后的看球选择;为了减少球员等待时间且让球迷看到更多比赛,一天的赛程经过4次修改。在城市内涝严重的情况下,大师赛的班车依旧保持了准点接送。10月7日,球场外狂风暴雨,但中央球场内的上座率达到七成,球迷的欢呼助威声成为上海大师赛最好的名片。
作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男子网球赛事,上海大师赛连续4年被球员评为最佳ATP[微博]1000赛事,这个荣誉显示了球员对赛事组织和比赛环境的高度认可。对球员、球迷和媒体周到体贴的服务已成为上海大师赛的标签,“舒适”也成为赛事文化的一部分。德约科维奇[微博]对专属更衣室赞不绝口,费德勒主动提议与中国选手搭档双打,顶级球员的高度肯定可以让赛事长期保持良性运转。
近几年来,伴随中国球员在世界网坛的出色表现,各级别的网球赛事在国内纷纷涌现,但赛事组织和球迷素质却受到了质疑。上海大师赛为我国网球赛事的组织带来了启示:在搭建好赛事框架后,对细节不断追求才能最终塑造出赛事文化,而独特的文化才是赛事生根发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