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喜力当家人诉说六年网事:告别过去 迎接大师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2:41 新闻晨报

  周五下午三点,坐在孙雷23楼的办公室里,窗外,就是川流不息的延安路高架。

  孙雷点了根烟,用他一贯平静的语调对我说:“有什么问题?”这符合他的作风,喜欢速战速决,“难道就不想给自己过去的六年来个总结?”我说:“是时候了。”

  孙雷在他那个柔软的椅子上找了一个最为舒适的姿势架起腿,然后对着我笑了。从 接触喜力公开赛起,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长为现今新新体育的总经理,这六年,对他,对上海网球,都是一种历史见证。

  “好吧”,显然,他被这个提议打动了:“那我们就从1998年开始说起……”

  1998年:追星成了一种动力

  孙雷说,1997年之前,上海只在九十年代中期搞过一个级别相对较低的网球公开赛,邀请的选手世界排名非常靠后,连头号种子的排位都不到前50。孙雷开玩笑说,那时候他就听说在上海某个体育馆内举行过一场没什么观众的网球赛,而且门口还有漂亮姑娘现场拉票,遇到路人就塞一张免费球票,只是为了撑一下球市。“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江湖传言’”,孙雷对1997年之前上海网球市场的颓势依然记忆犹新。

  当巴士集团在1997年正式买下上海网球公开赛的时候,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那个时候,所谓的新新体育也只是从集团内部抽调了8、9个颇有干劲的年轻人组成的团体。“那段日子简直就是不堪回首,很多事情我们都不懂,只能在摸索中学习,每天只睡3个小时。”孙雷说起筹备赛事的那几个月连连摇头:“可就是因为我们年轻。想着以后能天天看到球星,干劲立马就上来了。”

  孙雷说,那一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由于人手少,所以几乎每一项工作他都能完全胜任。“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吕华勇,这个老外可真有意思,心甘情愿留在上海,然后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起打拼。”孙雷凌乱的办公室墙上就贴着一张他和吕华勇的合影,非常醒目。

  1999年:我们不亏钱了

  孙雷说起1999年财政打平的时候,我觉得他是相当骄傲的,似乎比后来大师杯赚钱更为自豪。的确,1997年的摸索过后,赚钱就成为了几个年轻人最大的压力。孙雷很坦白地告诉我,第一年的喜力他们亏了。“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第一届喜力公开赛,由于我们邀请了张德培和伊万尼塞维奇这样的大牌,我们光是预算就已经打到了近两百万美金。操纵如此巨大的资金,我们几个人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很多不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们还是花了。可钱没砸水里,第二年,大家都学聪明了。”

  孙雷说,第一年的时候,在许多筹备、包括赛事接待等方面,他们还是邀请了几个国际知名的公司来执行具体操作,但聪明的他们一直派了几个专员在后面“偷师”。“我们就一直盯着他们怎么做,怎么筹划,这中间有着很大的学问,一年下来,大家都长进不少。到了第二年,这钱,就这么着省下来了。”

  说到这里,孙雷说,他们之所以花钱如此“大手大脚”,前提就是为了要给观众奉上一项最为完美的网球赛事。

  2000年:喜力最火爆

  喜力公开赛走到这一年,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年,孙雷说他现在想起来梦里都会笑。“赞助商最多,收入最多,观众最多。一切都是完美的。”而在这一年,喜力开始赚钱了。

  孙雷说那一年其实赚的也不多,几十万收入对几百万的投入而言,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对这个年轻团体而言还是一个不小的鼓励。同时,随着操作能力的越加成熟,喜力公开赛也逐渐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伴随着大牌的增加,上海人的网球激情也被彻底燃烧了起来。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家门口就已经订不到网球场地了。”孙雷说,尽管话里透着无奈,但每次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他心里还是蛮得意的。

  2001年:被阿加西重创一次

  “阿加西要来了!”这个新闻,在2001年的上海可谓是街知巷问。但孙雷说,他至今都有份愧疚在心,因为他和新新体育,更因为上海球迷,都被这个大牌“耍”了。

  阿加西所留下的伤痕,成为新新体育一直铭记的一个疮疤。尽管孙雷说,那一年的票务火爆到可怕,但这样的红火,还是让他们很是胸闷。“那一年,决赛的票子几乎全部卖光,很多人都以为凭阿加西的水平打进决赛那简直易如反掌,可惜,我们和他们都错了。”

  孙雷没和我提起这一年准确的财政数字,也没有透露邀请阿加西的具体费用,他只是很含糊地告诉我,那一年他们没有亏,但这一切应该都无法弥补上海球迷和年轻的新新体育所受的创伤。

  2002年:为上海而自豪

  那一年,上海的网球气氛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汇去形容,或许,疯狂更为合适一些。街头巷尾,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和网球有关的事件,每一个人都为能搞到一张大师杯门票而万分高兴。

  孙雷说,那一年他一直处于一种极度的亢奋状态。喜力是办了几年,但接手大师杯,对他们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场馆哪里找?找到了又如何铺设?如此众多的大牌球员如何接待?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上海氛围?这一切的问题事无巨细,新新体育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在琢磨。

  在几个月后,当他们接受

  ATP总裁验收的时候,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那个时候迈尔斯用一种惊奇的眼光环视了各个角落,然后转头对我们说:‘你们太神奇了,你们是如何办到的?我简直难以从英语词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描述我现在的心情!太棒了!’”孙雷回想起那个时候自豪无比,“听了他这句话,我们所有人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上海的赛事组织在那一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我想这也是之后我们申办大师杯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孙雷说。

  2003年:美女的天下

  两年前阿加西的小手段,让上海球迷凉透了心。一年前的大师杯,让上海球迷过足了瘾。所以,当美少女库尔尼科娃来到上海的时候,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

  孙雷说,那个时候,观众的心理落差已经形成,被大师杯和喜力公开赛胃口越吊越高的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场平常的比赛,再加上阿加西所带来的阴影,那一年的喜力和上一届比起来,显得有那么点平静。市场的启动,也主要依靠2002年大师杯留下的余温。

  而喜力公开赛也在2002年终于分家,女子比赛被冠上了其他赞助商的名称,但在孙雷看来,这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尤其是库娃的到来,不仅拉动了女子比赛票务的销售,更重要的是也带动了男子比赛的市场。“不得不承认,2002年我们所邀请的选手有些平淡,这使得上海观众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女子比赛,而库娃的适时出现,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孙雷说,那段日子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日没夜地为邀请选手而奔波,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观众的损失。尽管后来推出的“美少女组合”概念并没让这一年的比赛褪色,但也从某种角度反映出了这项比赛越加黔驴技穷的问题。

  在这里,上海观众似乎还应该感谢一下那一年喜力公开赛的颓势,因为,正是不满足于它的现状,新新体育在那一年提出了申办大师杯的口号,“从那一年开始,我们就已经酝酿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再次把大师杯搬到上海,而且,不再只是一年”。

  2004年:告别一段过去

  时间走到2004年,喜力公开赛仿佛也带上了一层伤感的气氛。因为,它要离开上海了。孙雷说起这个的时候并没有我预料中的伤感,反而语调中透着轻快,他说:“这是一种蜕变,不是吗?”在孙雷看来,从喜力到大师杯、到喜力,再到大师杯,这其中环环相扣,有着太多的滋味在其中。

  今年的喜力公开赛由于受到F1中国大奖赛的冲击,票房非常不理想。再加上女子赛事的借离,在很多人看来,2004年的喜力公开赛很有些“混日子”的意味。“这一年,我们似乎继续着上个年头的霉运,同样遇上了选手因伤退出的事件。这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当然我们更不希望。现在,这场赛事已经过去,或许,我们更应该去期待明年”。

  谈到明年即将来到的大师杯,孙雷眼睛放出了一丝光芒,“我们申办大师杯成功后,很多谣言说我们是用钱砸出来的成功。他们错了,我在这里澄清,我们申办的价格相当公道,因为ATP并不是一个目光狭隘的组织,它肯定更在乎哪里能给它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上海就是这么一块宝地”,说到这里,孙雷第一次坏坏地笑了,笑得很狡猾。黄嫣



 

评论】【网坛风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马拉松网友精彩集锦
石景山区招聘新队员
组建属于你们的团队
免费主页空间送给你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免费申请最酷球队主页
NIKE十月新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