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选手”异军突起 中国马拉松或迎来复苏曙光

“业余选手”异军突起 中国马拉松或迎来复苏曙光
2018年12月20日 09:28 体育综合
资料图。 资料图。

  12月9日,2018广州马拉松上,青海“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贾俄仁加以2小时18分32秒的成绩夺得国内男子组亚军,成为中国首位跑进2小时20分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依靠自己的努力,跑出2小时25分以内的好成绩,“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异军突起,让我们看到中国马拉松竞技成绩复苏的曙光。

  业余与专业的定义和区别

  在西方,世界体育强国美国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主要依赖于市场,运动员早期是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读书和训练共进模式。

  当运动员升入高中或大学时,如果在体育方面表现出更高的运动天赋,会进入校运动队(美国很多奥运会冠军出自高校运动队)或社会俱乐部。

  运动员整个成长轨迹不存在明显的“业余”和“专业”之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依靠的是社会力量,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相对公开、公平、透明。

  但是,我国竞技体育采取的是“举国体制”培养模式,除了篮球、足球等少数已经职业化的运动项目,大多数运动项目还是归属于体制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工队”模式。

  “举国体制”模式,虽然早期运动员培养也有文化课的安排,但运动员从小就是围绕着训练和比赛,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大多数基层体校属于形式。

  目前,在我国“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和“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区别,无非就是注册(体制内:中国田径协会,有了成绩可以代表国家参赛)或不注册(体制外:市场化、职业化,更多的时候只能代表个人参赛)而已。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带来的社会价值

  一。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需求

  当下火热的马拉松市场,极大地促进了马拉松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与跑步相关的产品也随之而来,稍微有点成绩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都能轻松拿到品牌代言,享受的训练环境、比赛机会比许多体制内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还优越,这是市场的产物。

  比如:许多运动品牌会给“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聘请高水平的马拉松专业教练,可以赞助“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去青海多巴、云南昆明等国家训练基地进行高原训练;可以赞助“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去国外参加世界六大满贯高水平马拉松赛,这是许多体制内“专业”马拉松运动员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多巴训练基地室内200米田径馆多巴训练基地室内200米田径馆

  所以说:“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异军突起,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为体制内“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职业化转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对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起到激励作用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频频跑出2小时20分以内的成绩,不仅能够刺激到“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也让体制内“专业”马拉松运动员感到压力。

年度国内男子马拉松最佳成绩:2小时14分16秒年度国内男子马拉松最佳成绩:2小时14分16秒

  董国建创于徐州马拉松

  最近三年,国内“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一直停歇不前,始终徘徊在2小时13分~2小时18分之间。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个成绩已经很差,但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还是很难在比赛中能够战胜“她们”。

  进入2018年,“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接二连三地打开2小时20分大关,频频在比赛中战胜体制内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不仅让自己更加有信心,也让专业队的马拉松教练员、运动员不敢安于现状,必须重新振作起来。

  对于处在低谷中的中国马拉松竞技水平,迫切需要这种体制内外的良性竞争,这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三。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

  虽然,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竞技体育培养模式“举国体制”拥有各种优良资源和后勤保障,也隐藏了众多体育苗子,但绝不能忽视社会体育俱乐部这个庞大群体。

  市场背景下自主成长起来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还能够充分整合和利用体制外的各种资源发掘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使用体育人才,这也是未来我国竞技发展的主方向。

  目前,比较成熟的社会跑步俱乐部,不仅聘请了高水平的马拉松教练员(很多都是前国手),还配置了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运动员的衣食住行全部由专业人士负责,整个培养体系不差于专业队。

  而且,像特步、万科、易居、中国平安等优秀企业也都成立了自己的企业跑团,特步、易居更是签约了何引丽、李芷萱等当下国内最优秀的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做代言,整个运行机制越来越像日本马拉松企业俱乐部培养模式。

  四。带动群众体育参与基础

  高手在民间是俗称,对竞技体育来说“民间有高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崛起,不仅能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去,还能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训练经验、比赛经验,为身边热爱跑步的人带来科学、系统的训练指导。

  所以,中国马拉松竞技人才培养绝不能放弃社会跑步俱乐部,未来中国马拉松竞技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群众体育的参入人数,当某一个运动项目参与的基数大了,自然就会产生出最顶尖的体育人才,这是促进竞技体育快速提高的基石。

  比如: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加拿大的冰球;韩国的跆拳道;挪威的越野滑雪;中国的乒乓球等,都是基于雄厚的群众基础做后盾。

  业余马拉松成长过程遇到的困惑

  首先,对于大多数“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没有成名之前的训练环境和训练保障还是无法保证。大多数“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只能一边上班,一边训练,日常训练无法保证科学、系统、连贯。

  其次,“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职业化运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相对成熟的职业跑步俱乐部和经纪人团队,市场也缺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再次,“求生存”利益驱动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过于激进,有时候会不遵循马拉松训练规律,导致过早地出现运动伤病和运动瓶颈,无法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

  总之,成长中的“业余”马拉松群体,让中国马拉松看到一丝复苏曙光,但是前进路上依然困难重重,仍然需要体制内外给与“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更多的支持。

  比如:希望中国田径协会能够给“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提供更多体制内的资源。定期组织具备2小时25分以内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和国家队一起训练、比赛、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能够享受体制内的各种专业讲座、培训、学习等。

  也希望社会各界企业、媒体、品牌商能够发自肺腑地帮助和支持这批热爱马拉松运动的年轻人,而非过于在意自己的商业化运行模式。

  总之,因为热爱跑步,所以跑到一起。提高中国马拉松竞技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为最好的加油!

  (98跑)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