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旸
2016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组委会日前开出罚单,对10日参赛的30名跑者给予取消成绩和禁赛处罚,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原因是违规转让号码布。
一些跑友对马拉松运动的由衷热情,摇不到号、报不上名的焦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转让号码布等违规行为是不可纵容的。虽然蹭跑、替跑等行为可以满足小部分跑者参加比赛的心愿,转让号码布有着“暗自涌动的市场需求”,但如不加以严格管理,“号码黄牛”或成为灰色产业链条,不仅扰乱赛事组织秩序,而且给赛事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和管理难题。
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马拉松赛事有一定准入门槛和限制,也往往因此“一号难求”。赛事主办方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如成绩和参赛次数等)、要求提交体检报告、提示不适宜参加该项运动的人群等方式,做好赛事安全的第一关保障服务。
转让号码布在一定程度上让组委会设置在报名程序上的安全门槛失效,既是对转让者自身参赛资格的不珍惜,对受让者参赛的不负责,也同时违背了诚实守信和公平竞赛的原则,一旦出现意外,还可能诱发更多纠纷。
厦马组委会上一次大规模处罚跑者要追溯到2010年的群体舞弊事件。受高考加分、运动员等级晋级等利益驱使,彼时有选手一人佩戴两块甚至多块计时芯片替跑;有的参赛者则费尽心机偷乘交通工具,以获得更好成绩。6年过去了,不论动机怎样变化,只要是违规行为,就会对广大跑友以及马拉松运动本身构成伤害。
体育运动的重要精神之一是“尊重规则”,所有参与者必须在统一的规则下“游戏”,竞争才有意义,结果才有价值。跑友们既然如此热爱马拉松,就请从尊重这项运动的基本规则和道德风尚开始。任何违反和破坏规则的行为,哪怕在个别人看来是“微小的错误”,都会对其他跑友不公,甚至让赛事原有的魅力“失色”。
违规转让号码布事件也提醒了马拉松赛事组织者,在领取参赛包、选手检录等程序上的简化,虽然对参赛者释放了信任的善意,但也同时向违规者敞开了大门。强化身份认证是执行落实规则的必要程序,也许会带来一些不便,或让跑友付出多一些时间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对提升赛事品牌质量和跑友体验是有利无害的。
组织马拉松赛事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人文服务,对主办方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是很大的考验。管住号码布,只是管住其中一个环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保证安全等问题,但不妨由此着手,落实到更多细节,查排漏洞和隐患,在“跑马乱象”面前,树立规则大旗,强化规则意识,扬起规则的“套马杆”,与广大跑友共同营造干净美好的“跑马空间”。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