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思彤 十年前,中国女子水球队在天津悄然成立。而她们的成立只是借了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因为东道主可自动获得一个参赛名额,为了实现所有项目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参赛,中国女水就这样诞生了。
十年前的杨珺、孙雅婷、谭颖对水球的认识还有些懵懵懂懂,模模糊糊,甚至还没搞清水球是什么东西就糊里糊涂加入了“组织”。而原因也很朴素,很多姑娘都是从事游泳专业的,中国游泳人才济济,尤其是自由泳项目,当时女子自由泳有一大批优秀人才,继续练下去很难有出路,于是转投水球队,不管怎么说,至少还能穿上国家队战袍在北京奥运会上露个脸,岂不美哉?
现实是残酷的,水球所在的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共有五支国家队,不用说,“梦之队”跳水队的知名度最高,其次是基础大项游泳队,花游队第三,而男女水球队的知名度只能垫底。虽然中心领导对这支队伍非常关心和重视,但场地要借,经费要省着花,科研人员也没有,谁愿意到这样一个很难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队中去做科研服务呢?
现在队中的科研教练刘钦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加盟了中国女水,甚至因此把全家老小的工作、户口全部从南方迁到北方,来了一次“体育移民”。回忆当年,刘钦龙也不仅感慨“水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第一次出国打比赛是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青赛,中国女水最终获第14名,唯一赢下的对手是巴西。在这里,她们虽然有很多场被打得晕头转向,但她们也看到了希望。首先,游动的基本功我们并不比澳大利亚差,身材上也没有太多劣势,差的是技术和经验。
正常来讲,一个成熟的女子水球运动员成材周期要6年甚至更长,但从零起步的中国女水却提出了“超常规发展”的思路,也就是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要赢一场球,而不是仅仅去“露个脸”,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她们请到了一位好的外教,西班牙人胡安带领西班牙男队获得过奥运会冠军。他是一名“实用型”的教练,但也是一名“魔鬼”教练,他的体能训练非常严格,尤其是4000米体能训练,几乎是所有女水姑娘的“噩梦”。姑娘们最怕夏天,泳衣上的汗水干了湿,湿了又干,身上的味道连自己都不敢闻。这还不算,哪个女孩不爱美,谁不希望身材窈窕,可是水球需要力量,需要肌肉,姑娘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因为多吃多练造就的硬实肌肉,一边高兴,也一边难过着……
她们完成了建队时承诺,北京奥运会上,她们已不再是任人欺负的鱼腩,而是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随后,她们又在2011年游泳世锦赛登上亚军领奖台,成就了一段传奇。
岁月悄悄从指间流走,十年过去,谭颖已是国家队的一名教练,而杨珺和孙雅婷还参加了国外高水平联赛,她们的名字也让所有水球强国的对手胆寒,这些,是她们十年前无法想象的。中国女水也已站到了世锦赛亚军的领奖台上,十年,一些人告别了这支队伍,如马欢欢(也许有一天作为一名教练她还会再回到队伍中),也有一些新鲜血液加入这支队伍,如前男子水球队名将葛伟青现已是女水的一名教练,对于坚守在这里的人来说,那个奥运冠军的梦想几乎触手可及,但通向那里的路却又充满荆棘。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