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该膜拜金牌还是该尊重人性

2014年01月21日06:56  新华日报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王濛意外骨折受伤已经过去5天了,然而,还有一大批人却仍在热切期盼着王濛17天后能奇迹般地出现在索契冬奥会赛场上。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难道王濛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还是这些人很傻很天真?

  王濛的伤并非疑难杂症,是个非常普通的骨折。给王濛做手术的医生介绍:王濛右脚内外脚踝双骨折,并伴有软骨的损伤以及韧带撕裂,虽然伤得比较严重,但手术却非常简单,一般具有两年经验的医生都能做好。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往王濛的腿上植入了13个1至5厘米的钢钉和一块10厘米的钢板。预计三个月后能够取出钢钉,但钢板取出则要在一年以后。

  正因为是非常普通的骨折,所以,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大凡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王濛要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至少也得三个月之后。退一步说,即使王濛不是一般人,康复速度快得惊人,也不可能上星期做手术,这星期全面康复,下星期直接回到训练场。这一点,王濛应该很清楚,给王濛做手术的医生更清楚。然而,王濛能不能重返赛场却不是她本人或者医生说了算,却要由她的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来定夺。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对王濛能否参加下月7日举行的冬奥会,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们却始终模棱两可。比如,冬季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还直言“希望王濛能站在奥运会赛场上”;中国短道队领队刘浩直夸王濛精神状况良好;还有人更强调王濛意志品质比较顽强,仍存在发生奇迹的可能性。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盼着奇迹出现,盼着王濛再冲冬奥夺金牌。期待王濛早点康复,是每个善良人的共同愿望,但盼着才骨折受伤的王濛20天后就重返赛场,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美好愿望的范畴了。

  按理说,意外受伤,最受打击的应该是王濛本人。在过去这个冬奥周期里,打架、师徒反目已经把“假小子”王濛妖魔化。尽管王濛手握4枚奥运金牌,但她期待本届冬奥会“将功赎罪”。此外,王濛已年近30,本届冬奥会很可能也是她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凭借她的实力和状态,她完全可以完美谢幕。但这次意外让所有愿望都落空了,很可能给王濛运动生涯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不过,更手足无措的却是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王濛受伤打乱了他们的如意算盘。王濛本是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最有把握的夺金选手。在申雪赵宏博[微博]退役之后,中国花样滑冰双人项目已经无优势可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规则改变之后让中国选手的优势充满了变数。作为前两届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项目的双料冠军,王濛实力和状态超群,是这个项目一系列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此外,她也让中国队在3000米接力等项目具备夺金实力。一旦王濛缺席,不仅中国短道速滑队金牌化为乌有,甚至中国代表团也很可能颗粒无收。正因如此,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始终盼着王濛重上赛场。

  然而,即使王濛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即使王濛康复神速、在20天后重返赛场,很可能造成第二次伤害,那时,恐怕不只是正常治疗能够康复了。这种教训在国内比比皆是。轻伤不下火线,许多运动员受伤后打着封闭坚持训练比赛,也许这种精神可嘉,但对运动员的伤害却是无穷的。为什么我国许多运动员运动生命会如此短暂、退役后伤病缠身?跟“金牌压倒一切”的思维不无关系。

  但是,能不能参赛,即使如王濛这样的运动员都没有决定权。作为举国体制内的运动员,从小就由国家培养,不仅训练参赛由主管部门说了算,就是谈恋爱、伤病、退役都得由主管部门批准。在这个体制中,夺牌夺金牌是一切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成为金牌制造机器。运动员克服伤病、顽强拼搏,这种精神固然应该赞扬,但如果这种所谓的克服伤病将对运动员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还值得鼓励吗?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其前提首先是健康。这种以伤害运动员身体为代价换来的金牌、奖牌,不仅仅是训练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尊重不尊重运动员、尊重不尊重人性的问题。建设体育强国,固然需要奥运金牌,但那种靠奥运冠军鼓舞全国全民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更应该让体育回归体育,追求奥运金牌,更尊重人性。本报记者林华维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美高官要求中方就南海九段线作明确说明
  • 体育申花更名:绿地申花 恒大签意国脚达协议
  • 娱乐徐若瑄嫁新加坡富商 6月补宴非奉子成婚
  • 财经小县城陷城镇化病:公务员被摊派卖房
  • 科技虚拟运营商多达19家呈现僧多粥少
  • 博客朱成山:驳日本百田尚树否认南京屠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民警帮父母“骗”孩子合理用压岁钱
  • 育儿湖北6岁男童遭婶婶割双耳砍下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