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中超转会进入大身价时代

2014年01月10日09:49  东方体育日报

  特约记者 方正宇 述评

  一周之前,王大雷刚刚刷新了国内门将转会身价的历史纪录;一周之后,另一位“大”字辈的球员又创造了更为惊人的纪录——随着于大宝以5000万元的转会费加盟广州恒大,他非但取代王大雷荣膺本赛季转会市场上的新“标王”,也成为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身价最高的球员,将中超的“大身价时代”推向了更高峰。

  2004年,李金羽从辽宁加盟鲁能时也曾成为当时的“标王”,但其身价只有区区490万元。整整十年之后,同样作为国家队在锋线上的主力,于大宝的转会身价却达到了前辈的10倍。这种变化并不能仅仅归结为岁月造就的“通货膨胀”,因为在李金羽之后,连续多位“标王”的身价普遍不高。比如2010年,中超“标王”属于以450万元身价加盟陕西的曲波。

  但也正是从2010年开始,随着恒大强势介入足球领域,中超本土球员的身价迎来了一波强劲的上升行情。比如当年尽管身为中甲球队,但恒大已经斥资600万元从申花引进国脚郜林,其身价甚至高于同一年的中超“标王”。接下来在2011年,以1400万元引进姜宁的交易虽然谈不上多么成功,但这种制造中超“标王”的豪迈手笔,至少为恒大制造出“五百金买马骨”的效果。

  当恒大在2011年以升班马身份赢得中超冠军之后,其它俱乐部的老板们终于反应过来,意识到中超重新进入到一个“烧钱”的年代。尤其是刚刚登陆中超舞台的阿尔滨,曾产生复制恒大取得成功的想法。2012年,俱乐部斥资1700万元引进于大宝,2013年,阿尔滨更是以3500万元购入于汉超,连续两年成为中超“标王”的制造者。

  面对恒大、阿尔滨等民企的强势出击,以国安、鲁能为代表的国企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各自的热情。过去一两年时间里,这些传统豪门一改昔日的谨慎作风,先后加大投入。比如鲁能自从购入巴西前国脚勒夫之后,又用南美解放者杯冠军主帅库卡取代了另一位世界名帅安蒂奇,如今还在尝试巨资引进巴甲联赛的当红射手。放在这种大背景下来看,鲁能花费4000万元打包购入王大雷、戴琳的交易一点也不夸张。

  作为“大身价时代”最重要的推动者,恒大自然不会缺席新一轮的“军备竞争”。作为亚冠和中超联赛的卫冕冠军,恒大本赛季暂时在外援引进方面没有大动作,却一口气连续购入梅方、刘健以及于大宝等本土球员。单笔5000万元的转会费,宣告恒大不会在达到巅峰之后选择淡出,也代表着中超的“大身价时代”仍将延续。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国王杯-C罗助攻皇马2-0 小罗续约米内罗
  • 娱乐独家:郭德纲确定无缘央视马年春晚
  • 财经陈光标:“中国道德领袖”等头衔有证书
  • 科技苹果中今日限时促销:最高降700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育儿重庆虐婴女童: 6岁时将邻居女儿头摁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