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国家队得病为何拿联赛开刀

2013年10月16日15: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国家队战绩不佳,为什么总爱拿职业联赛说事?东亚运上,男足垫底,男篮再次输给中华台北,一顿棒子抡过去,中超和CBA[微博]都被无辜打得遍体鳞伤。

  不职业的除了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还有我们被禁锢的思维。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是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国策,脱离了专业体制轨道的职业联赛,不用说跨地域,就是国界都早已打破了;不用说球员和教练都可以不是本土的,就是俱乐部的老板都可以是外籍的,职业化意味着国际化和全球的商业化。没听说过美国篮球梦之队兵败后,有谁把NBA揪出来批斗一番的;即使是英格兰[微博]队屡次在世界杯惨败,又有谁拿英超[微博]来反思呢?

  高水平的联赛诞生高水平的球员。在中超在CBA,为恒大[微博]南美三叉戟甘当配角的国脚们,哪个没涨球?在北京队给马布里[微博]当马仔的小将,哪个不是成了CBA的新星?当我们带上地域的有色眼镜,看到的都是外援挤压了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外援主导着比赛进程和结果。这种把外援这根骨头从本土球员的肉中剔除的思考问题方式,很中国也很愚昧。如果没有南美三雄,恒大队哪来的这等风光?如果没有马布里,北京队不就是个菜鸟吗……

  作为职业俱乐部,球员和教练都是模糊地域和国界的,他们为之忠诚和效力的是合同签订的球队,所以根本就不应该有外援和外教的概念。如果有,在欧美被上纲上线为“歧视”也是有可能的。为国家队效力,这是职业球员的义务;为俱乐部效力,这是球员执行合同的准则。所以,欧美球员经常退出国家队而还在为俱乐部踢球,不尽义务不犯法,不执行合同要问罪。

  正因为我们的意识被专业体制禁锢得太久,所以划清界限的除了外援和外教,我们还把本土球员也清晰地划分出本地球员和内援、本地教练和外地教练。这种意识为什么会如此根深蒂固?皆因每隔四年,全运会都会唤醒我们这种疆土意识。

  国家队和职业联赛是两套系统运行的机制,所以东亚运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国家队成绩不好,问责职业联赛是件很滑稽的事。这好比国企没经营好,板子打在民企的屁股上一样,岂有此理!

  戴春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