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嘉晖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昨天,新华社刊发了题为《全运会部分项目“变脸”带来了什么?》的文章,就射击出现了枪手PK、柔道缩短了“一本”得分时间、蹦床增设了高度加分、手球出现了罚球决胜、武术将拳刀棍单项合并为“武林全能”等现象展开了分析探讨。
看似简单的项目规则改变,实质上透露出竞技体育大转型的信息——更强调健康的感官刺激性和大众娱乐性。
肇始于1959年的全运会,不论从规格、规模、项目、竞技水准等各方面来说,都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奥运会”。而随着世界杯、各项目职业联赛开始和奥运会“相抗衡”,各种娱乐活动开始侵蚀奥林匹克的市场。信息传输系统的革新、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催促着奥运会作出转变。全运会自然也是如此。
应该说,全运会在制订“游戏规则”的时候,着重考虑到其宏观调控功能,比如,三大球的前3名在计分时分别按照3金、2金和1金计算,这令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地方对三大球的投入,让比赛水平更高、更好看。再比如,射击项目决赛改为逐一淘汰制,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刺激性,就如一部悬疑大片,这显然是在输出一种适合观众需要的“娱乐服务”。
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认为:“无论规则怎样变化,都是为了打破垄断,使比赛变得更平衡、更有观赏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参与。就像NBA因为张伯伦独霸内线而增加了3秒区、国际乒联将‘小球’改为‘大球’,如果比赛缺少悬念,就要在规则上有所动作。”
看似是规则的改变,实则是竞技体育在调整姿态、适时转型。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体育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全民健身倡导的是健康理念,竞技体育则在输出感官刺激和娱乐,而且日趋职业化、商业化、娱乐化。
一句话,不好看的比赛没人买票,不吸引眼球的赛事没有赞助。美国4大联赛、网球大满贯都是制造娱乐和商业价值的“秀”,商业价值已经成为驱动体育发展的第2个轮子。基于上述观点,全运会项目的“变脸”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