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最后的掌声致敬

2013年09月08日21:18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9月8日体育专电题:向“最后的掌声”致敬!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新华社记者邹大鹏 卢羡婷

  不止金牌冠军有掌声,每个摔倒后重新爬起、落寞的最后一名,也有阵阵温情而热烈的“最后的掌声”,这是全运会小轮车赛场感人且值得肃然起敬的一幕。

  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习惯将鲜花、掌声和追逐焦点聚集在金牌和冠军身上,“成王败寇”在体育场仿佛已成为“金科玉律”,甚至连银牌和铜牌得主也因此黯然失色。无论媒体还是观众,总是容易深陷“拜金症”不能自拔,更别提那些金牌背后的利益集团纠葛。

  的确,竞技体育有着独特的残酷魅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功利体育的论据,体育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永不放弃的自我超越。还体育本源,促全民健身,是体育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个社会参与者的职责所在,无私、包容、拼搏进取的正能量,在阵阵的友善掌声中点燃了星星之火。

  “运动员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少挫折还要勇敢的活下去,这也是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力量!”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说,在这里,没有主场、客场,只有运动员公平的竞技场。

  不得不说,高水平的群众氛围和竞技氛围也拉动着中国体育的飞速前行,这种良性互动的文明掌声,这种东道主的开放心态,是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和体育道德的敬畏。

  然而,在一些大型赛会中,个别运动员和官员不仅不配这些掌声,甚至还“鼓倒掌”:为夺取金牌不择手段、为倾轧对手甚至上演“全武行”;一些代表团官员己方夺金失利后,习惯在颁奖时刻吝惜掌声拂袖而去……

  当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当我们淡化金牌放眼增强人民体质,当我们用体育精神和文化凝聚名族力量——不妨,多给这些“最后的掌声”一点“掌声”。

  毕竟,这才是体育的真正魅力和内涵!(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