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孙福明[微博],记者不禁吃了一惊。当年柔道服里包裹的那个结实的身躯,如今荡然无存,匀称的身材和颇为职业的装扮让人几乎认不出来这就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冠军。当然,和身材一同“转型”的还有她的职业,本届全运会,孙福明担任了跳水比赛的新闻宣传联络官。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从邹春兰到艾冬梅再到张尚武[微博],这些曾经的明星运动员或变身为“冠军搓澡工”、或“变卖奖牌”、“街头卖艺”的艰难经历,使得他们退役之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一直以来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孙福明从奥运冠军到体育竞赛新闻官的“无缝对接”显得尤为特殊。
成绩是后续保障的硬性条件?
退役之后的孙福明担任过辽宁柔道队的领队,后来又被调到游泳队,现在已经是辽宁省游泳中心副主任。在她看来,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取得成绩之后,各地体育局都会根据需求给予一定的保障,从事教练工作或者直接走上仕途,但毕竟优秀运动员只是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一小部分,那些没有登上金字塔尖的或者因伤退役的运动员都将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
“一方面要看他们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运动成绩是个不得不提的硬性条件。”孙福明毫不掩饰地认为,“如果大家在退役之后的待遇都一样,那谁还为了成绩去拼搏?”
优秀运动员绝非“体育棒子”
在中国,运动员“十年磨一剑”式的艰苦训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各项赛事的最高领奖台,但与此同时,因为专业训练而耽误文化学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是,与其他受过正儿八经学校教育的人相比,我们各方面的知识是不够。但现在身为一个优秀运动员,已经绝对不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棒子’。”孙福明认为,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尝尽酸甜苦辣,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成长阅历,任何人都比不上。
虽然成长背景和运动经历各有不同,但在体育界,退役之后能够完美转型,在运动场之外取得成功的人依然不在少数。从“体操王子”李宁下海经商,到“乒乓女皇”邓亚萍求学后从政,再到赛事解说员席上的运动员嘉宾,不同的平台给了这些人广阔的展示空间。
走向工作岗位仍需不断学习
“就像在赛场上没有永远的冠军一样,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人永远把你摆在第一位,必须要主动去学习。”孙福明坦言。目前的她,最渴望的就是能进入学校“充电”。她认为,退役运动员最迫切需要的是学习,最困难的也是学习。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员许海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不管运动员退役与否,文化学习都必不可少。“要想找到好工作,首先得学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者爱好去选择职业。”许海峰说。
现在身为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的许海峰,曾于2005年走入高校“充电”,他笑称自己虽然有选择地“逃”过一些课程,但是他会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的广泛。
同时,许海峰也表示,虽然走进高校“充电”是个非常好的方式,但因为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太多,而高校的招生仅面向优秀运动员,这也使得大部分退役运动员依然面临着“空有一腔求学热忱”的尴尬局面。不过,“一旦能够走进课堂,一定要真实地去上课,挂名混文凭一点用都没有”。
本报沈阳9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