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不完美的危机公关 空调门成罗生门

2013年08月16日08:10  信息时报

  此次“空调门”一事势必对多方造成了不利影响。

  特别在前后报道中,出现了不同的官方说法,更让这起事件扑朔迷离。中国羽协昨天坦言,“通过此事,我们也在总结办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今后将加强与媒体之间的准确沟通,建立准确的、行之有效的赛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臆测。”

  不过,此次中国羽协作出的最新解释,其实也明显暴露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信息时报记者11日当天也在男单决赛现场的天河体育馆内,而记者的亲身体会是:在率先进行的其他四个单项决赛中,场内温度并未有明显变化。只是在最后的男单决赛中,才突然感觉到极度闷热,而此时全场近万名观众仿佛进入了桑拿房,闷热难耐。

  在这种情况下,为何组委会不能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及时将空调开大,毕竟现场不仅只有两名运动员在比赛,更有近万观众,这样闷热的条件,谁又能保证无人出现中暑等危急情况?

  此外,既然发现此前的报道中出现问题,中国羽协此次的危机公关反应速度却明显滞后。11日的比赛,12日,“不明真相”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对此事作出回应,而等到官方定论却已是15日。在这期间,事件已发酵成网络热点事件,很多负面影响恐怕已难以消除。

  其实,“空调门”事件已不能改变比赛结果。而此次空调事件,林丹和李宗伟一样,是在场上挥汗如雨,很难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从“空调门”事件中受益多少。但现在,不管官方再怎么解释,恐怕还是会有人认为这个冠军“超级丹”胜之不武。

  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注定让“空调门”成为本次世锦赛的一大败笔。(葳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