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项目推广还需释放民间活力

2013年05月27日09:5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就在巴黎世乒赛和吉隆坡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相继落幕之际,两项针对乒羽爱好者的“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和“羽林争霸”红牛城市羽毛球赛激战正酣。

  相比于世界大赛,两项民间赛事既缺明星、又缺排场,却并不影响这两项民间赛事受到乒羽爱好者的追捧。“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的六大赛区遍布全国各地,赛事所到之处应者云集;“羽林争霸”红牛城市羽毛球赛则已经举办至第四个年头,覆盖地域、参赛人数逐年递增。

  为什么这两项乒羽民间赛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叫响?办赛者的努力、商家的助推、乒羽协会的支持自然不可或缺,更重要的则在于乒羽项目的民间活力被激活。

  长期以来,乒羽项目赛事多围绕知名运动员展开,大赛小赛,国内赛事国际赛事,参与者总是那么一群人,能拿冠军的更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几张面孔。不管赛事本身多精彩,常年让人看没有悬念的比赛,审美疲劳自然在所难免。为了推广乒羽项目,乒乓球项目几年前就开始推行“养狼计划”,就连一直把冠军看得极重的羽毛球项目也开始放出口风:可以淡然看待胜负。但在这种由乒羽协会主导的推广模式中,民间力量仍处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如何推广在竞技水平上堪称“一家独大”的乒羽项目?仅靠“自己革自己的命”、有意无意地放水等心不甘情不愿之举,似乎并不是长久之计。而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尊重公平竞赛规则,尤其是学会在大赛中展示精湛球技的同时也展示优雅风度,这本身就是对乒羽项目最好的推广。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推广,从来都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当某些项目开始意识到推广的迫切性时,只能说明以往的推广模式出了问题。对于乒羽项目来说,刻意地拟定很多计划、很多措施搞推广,也许收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苦果;而尊重项目规律、释放民间活力搞推广,或许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惊喜。(钟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