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体坛颁奖当足球再次被当空气

2013年01月21日12:14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本报评论员 姬宇阳[微博]

  2012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揭晓,孙杨、叶诗文[微博]等在伦敦奥运会上破纪录摘金牌的运动员,不出意外地走上领奖台,成为这场大典的最大 赢家。

  不出意外的,还有足球在12项颁奖中继续被“当做空气”,当然,我们其实早已经习惯,每一次中国体育的类似颁奖大典,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总是会遭到这样的冷遇,

  历史上的中国足[微博]球也不总是这样,记得当年,范志毅[微博]还曾经当选过全国十佳运动员;再往前,容志行还曾经是中国最有名的体育明星之一,但时至今日,国字号球队在国际比赛中的连战连败,反赌扫黑的最终宣判,都让中国足球无论是从竞技层面,还是形象的层面,都成为了中国竞技体育这个集体里的一个异类。所以,即便足球仍然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运动,但足球在中国竞技体育大家庭里的地位,仍然比不上其他奥运金牌项目。

  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总局就会放弃足球,相反,从最近风传的一系列人事变动看,改变足球的落后面貌,仍然被当做是重要的一个目标要去完成。而即将接任韦迪的传说中的人选,据说也曾经在这两年随带代表团去日本考察过日本足球,这也被认为是,他并非足球外行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而足球的特殊之处恰恰在于此,从球迷的角度来看,足球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项目,当年一位玩过足球又去玩F1的人士,曾经对我说,他搞过赛车之后觉得,足球太简单了,就是把22个人凑齐,再找个裁判,把个皮球往场地里一扔,就OK了。表面上看,足球是蛮简单,这也导致了一种情况就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对足球说个两句、点评个几句。

  而足球的最难之处恰恰也在于此,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看似门槛很低,其实入门容易,精通很难。否则,足球不可能成为第一运动,不可能吸引全世界那么多人为之痴狂。虽然一场比赛,决定结果的因素很多,但综合到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提高、一支球队的建设、一家俱乐部的构建,都是一门极其深奥、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绝非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提高一个国家足球水平,没有什么捷径,无非是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职业联赛体系的建设、对市场的呵护和对投资人的尊重等等。而对于中国足协新的掌权者,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希望他能真正做到将目光从国字号身上转移开,而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基础工作方面,尤其是青少年后备体系的建设。

  足球的形象要改观,国字号打出成绩固然是最好的一条捷径。但看看欠债累累的中国足球,早已没有底气确保如今这支国家队创造当年米卢[微博]时代那样的辉煌了。中国足球,漫长的冰河期才刚刚开始,这也意味着,不管谁当足协新的掌权者,他想在这个位置上成为高大全,可能性近乎为零。他所要承担的角色,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我们对他唯一的希望,概括起来也是一句话: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踢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