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中超-中国足球的形象工程

2012年11月07日15:5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更是最坏的时代。

  之所以说这是中国足球的最好时代,是因为通过“烧钱”在一夜之间进入 “巨星时代”、空前繁荣的中超[微博]联赛。随着德罗巴[微博]、阿内尔卡、巴里奥斯、凯塔等世界级球星纷至沓来,以及率队拿到过欧冠锦标和世界杯冠军的大牌教头里皮大驾光临,中超在国际足坛声誉日隆,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

  之所以说这是中国足球的最坏时代,是因为中国足球正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继宿茂臻执教的国少男足(16岁以下)在一个多月前止步亚少赛小组赛后,荷兰籍教头里克林克率领的国青男足(19岁以下)日前又在亚青赛小组赛中折戟沉沙。七年前,国青男足尚能在世青赛上势如破竹地豪取小组赛三连胜,如今却在亚青赛小组赛中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如此鲜明的反差,足以揭示出一个残酷的现实——以往还能在青少年赛事中与亚洲列强抗衡的中国足球,如今已彻头彻尾地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曾长期撑起中国足球 “大半边天”的 “铿锵玫瑰”,也早已无可奈何花落去,零落成泥碾作尘。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用这些词来形容正处于虚假繁荣状态的中国足球毫不为过。在笔者看来,中国足球想走出一蹶不振的低谷,当务之急是做到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干点实事,而不是凌空蹈虚搞些噱头。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足球的国字号队伍之所以在国际比赛中全线溃败,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当属青训体系的颓然坍塌。倘若那些财大气粗、挥金如土的中超俱乐部能把延揽大牌外援的巨资省下来,将其花在“刀刃”上,用于加强梯队建设、培养后起之秀的话,无疑将更有利于中国足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了追求成绩,中超各俱乐部不约而同地配备了强力前锋,这本无可厚非。可综观本赛季中超射手榜,前十名中居然无一本土球员,这就未免有些失之偏颇了,毕竟我们引进外援的最终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现实却是他们正在挤压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和成长空间。当然,除了中国足球,中国篮球也应对此现象有所警觉,要知道上赛季的 CBA[微博]得分榜,前20名位置居然全部被外援占据。         

  孙 飞

分享到:

相关专题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