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岩
在平昌的蓝天和凤凰公园滑雪场洁白的雪道映衬下,刘佳宇举起一面五星红旗,笑容格外甜美。在这块场地上,她的纵身一跃,书写了中国女子单板滑雪U型池的新历史。这位参加过温哥华和索契冬奥的“三朝元老”,终于一偿夙愿站上奥运领奖台。她的一枚银牌不仅帮助中国军团登上平昌冬奥奖牌榜,更实现了这一项目中国选手“零的突破”。
在刘佳宇参加的比赛中,无论是面对对手、镜头还是记者,她的举止都随性率真,从不吝惜自己的笑容,有她的地方就有笑声。决赛第一轮滑出不错的成绩,她兴奋地面对镜头晃动着身体,当名次正式敲定,这个爱笑的姑娘又向获得冠军的克洛伊金和铜牌获得者凯莉·克拉克送去了大大的拥抱。
出现在混合区的刘佳宇满脸笑容,丝毫不掩饰兴奋和快乐。她说这个成绩已经超出预期,用“梦想成真”来形容得到银牌的那一刻。谈到出现失误的第三跳,她对当时想法也直言不讳——想冲金牌。“做了900和1080的动作,但没站稳。不后悔,挺好的!我要挑战自己最高峰,看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不想留遗憾。”
刘佳宇灿烂的笑容的背后,她一路走来并非坦途。出生于1992年的她接触单板源于机缘巧合,那年体育总局冬季中心单板滑雪立项组队,11岁的她被教练刘长福带进哈尔滨队,并成为最早一批国家集训队成员。虽然并非专业出身,但在教练鼓励下,年纪小小的刘佳宇咬牙坚持了下来。
异禀的天赋让她年少成名。13岁获得全国冠军、15岁站上世界杯领奖台、16岁世界杯摘金、17岁称霸世锦赛……但和蹿升的成绩同时光临的,还有伤病之痛。17岁那年,刘佳宇在日本训练时摔伤造成肩膀脱臼。2010温哥华冬奥会获得第四名后,左肩盂唇撕裂的伤更时时困扰着她。索契冬奥前她进行了两次大手术但效果不佳,最终这位天才少女只位列第九。随后她又再次进行手术。
逐渐摆脱伤病困扰的刘佳宇,再次成为各国顶尖高手不容忽视的角色。特别是奥运赛季她表现出色,夺得两站世界杯冠军。去年底中国站她以92.75的高分轻松夺冠,还做出代表女子最高难度的1080度转体动作。
平昌赛场上的刘佳宇,除了一如既往的乐观,更显露出成熟、自信的一面。她告诉记者,如今的心态源自当初的一个决定。“之前总是受伤,反反复复离开进来、离开进来。我想,自己热爱所以坚持,自己喜欢所以继续,凭着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最后的成与败,只要能做好每一天,我认了!”她动情的说。
刘佳宇并不忌讳谈及幼时从事单板的挣扎。“刚开始不是很喜欢,练的特别辛苦,源自对项目不了解。后来开始学习英文,跟更多的朋友探讨滑雪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之自己在这个项目里找到了成就感和价值,我变得越来越热爱单板,到现在拔不出来了,陷进去了。我会一直滑下去,至于2022,再说吧!”随后又是爽朗的哈哈大笑。
她告诉记者,拿到奖牌固然是自己期盼,但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将单板滑雪带来的快乐传播给观众、普通爱好者特别是孩子们。她表示,这是一项要“玩起来”的运动:“不同于一般竞技运动,你就要去争冠军、冠军、冠军”,她说得绘声绘色,“单板滑雪是一种寻找快乐和自由的运动。成功就成功了吧,不成功也很开心。”
“单板滑雪在中国发展十几年,如今取得奥运奖牌,我们的进步飞快。我现在更希望让大家知道,这个运动和其他竞技项目不一样,有它独特的文化和体系,不是教练让你练你就练,更不仅仅是为了竞技和冠军。这个既能愉悦自己,又能愉悦观众的项目,如果有更多普通人参与,相信我们的实力会更强。”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领队、体育总局冬季中心滑雪二部部长李扬也这样认为。他告诉记者,单板和自由式滑雪两个项目之所以进步迅速,一方面原因在于中国选手的特性适合技巧项目,另一方面在于从项目开展之初就没有关起门来自己在家练习,而是和国际接轨,努力去了解项目和背后的文化。
“尤其单板和自由式滑雪,项目文化属性非常强烈,不了解的话练出来的东西完全不符合项目要求,关键是——你还不知道,”李扬幽默的说。
记者看到,如今的刘佳宇能够流利的用英语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相处热络。“包括刘佳宇、蔡雪桐、张义威这些选手,英语都非常好;空中技巧的李妮娜、徐梦桃也都对外界了解非常深,”李扬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这需要一直在圈里‘混’,一方面是‘混脸熟’,另一方面也是了解项目文化,否则很容易走上弯路。”(完)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