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近日,体现中国女排征战历程与幕后细节的《巅峰对话——袁伟民郎平里约之后话女排》一书出版发行。在《巅峰对话》的自序中,作者何慧娴提到了郎平13年再次接手中国女排时,遇到不利局面后的调整,以及“大国家队”理念的成功。
13年4月,当郎平出现在国家女排主教练的竞聘现场时,面临的是实力日趋衰弱的现实:04年“黄金一代”辉煌已过,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五名,亚洲杯不敌泰国……严峻的现实和职业的召唤,让郎平举棋不定,备受煎熬。对于郎平来说,这次回来竞聘与第一次被召回执教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她还没有主教练经验,心里没底,而这次她的自我感觉是自身条件已具备,关键看客观条件能提供到什么程度。
最终,中国排协的诚意和承诺,终于打动了郎平。这个承诺包括: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康复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包括全国联赛相关问题等。在得到排协的承诺后,郎平再一次拾起了女排的教鞭。
而她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小考,是13年9月的亚锦赛。当时女排仅获第四,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这也让郎平意识到了老队员的潜力已被挖尽,快速培养新人已成为当务之急。而随着郎平求“新”若渴,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
2013年,19岁河南姑娘朱婷,身高1米95;2014年,18岁重庆姑娘袁心玥,身高1米99;2015年,20岁江苏姑娘张常宁,身高1米95。2016年,里约奥运会首次参赛的新人占2/3,而且全都是清一色身高超人的年轻小将,这也成了女排可以和欧美强队争霸的“杀手锏”。
除此之外,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也得到了成功。
13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次集训,调动队员30多人,每个位置都有3到4人在竞争;14年郎平开出27人大国家队名单,9月世锦赛和10月亚洲杯亚运会,女排兵分两路作战;15年国家队集训名单为26人,联赛表现出色的年轻运动员悉数入选;16年备战里约,参加集训的人员更多……
郎平执教女排期间,她想调哪个队员就调哪个队员,运动员都向往入围大国家队,各省市体育局也全力支持,郎平一呼百应,各方一路绿灯。这是中国特色全国一盘棋、举国体制所能,也是郎平个人魅力所为。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难以做到的,也只有在中国能够实现。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