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弋非 摄、刘紫园
步入冬天,北京的气温骤降,即便是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寒风一起,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往厚厚的衣服里再缩一缩。而国家体育总局的力量训练中心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和室外的寒冷彻骨相比,这里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田卿刚刚结束力量训练,还没来得及擦去脸上和额头上的汗水。远远看过去,她明显比前段时间瘦了。
“好多人都说我瘦了,哈哈!”尽管田卿一直强调自己并不胖,只是脸圆,不过“瘦了”还是她最喜欢听到的评论。
采访的时候,田卿正在备战2014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面对本年度最后一项赛事,所有参赛队员都在全力备战,训练的辛苦不言而喻,田卿瘦了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这位4个月前刚刚在丹麦哥本哈根实现了“大满贯”壮举的世界冠军,面对如今训练的辛苦,已经可以轻松面对了。
田卿说:“从世锦赛开始比赛就很多,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系统训练了。现在这样练下来,虽然很累,但是可以把身体和状态调整到一个自己满意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这样的状况我很喜欢。这么说吧,我现在很享受和羽毛球在一起的每一刻。”
对于旁人,“享受羽毛球”或许只是一句空话,可对于田卿来说,却是她此时此刻发自内心的声音。实现“大满贯”,她的运动员生涯已算圆满。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运动员生涯的多次起伏,在磨练中成长起来的田卿,已经拥有了一颗足够强大的心,去坦然享受羽毛球。
巅峰之后的艰难
如果评价一下现在自己,你会怎么说?面对这个问题,田卿的回答是“淡然”。无论是训练没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比赛输了,亦或是生活中遇到心烦的事,现在的田卿总能淡然处之。看到队里的年轻队员因为输球等原因掉眼泪的时候,田卿总会很“不屑”:“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和我的经历比起来,这也算事?”随后她又笑着说:“其实这也就是经历了很多之后总结出来的,我原来也没少为这些小事哭过。”
现在的田卿,的确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感觉,用她自己的话说,最低谷的时候都见过了,最困难的时候都顶过来,还有什么承受不了呢。
田卿口中的最低谷,就是2013年。
伦敦奥运会的夺冠,对于田卿来说绝对是一次梦幻的经历。在她的心中,奥运会曾经是那么的遥远,能登上奥运会的赛场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奢望,何况还是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田卿说:“从我进国家队到伦敦奥运会,感觉我就一直是替补,即便是参加奥运会,我也没觉得自己可以夺冠。决赛获胜的那一刻,真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奥运会后的各种庆功占用了田卿很长的时间,回到北京后,利用奥运会后相对宽松的时间,田卿计划好好治疗一下自己膝盖处的老伤。可没想到,这一次治疗却险些让她离开羽毛球赛场。
在一次给膝盖打针治疗的时候,由于操作上的失误,针伤到了田卿膝盖的滑囊,让她的膝盖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肿胀的状态,这也让她没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竞技状态和体能出现下降,田卿的体重也因为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而渐渐增加。伤势稍好,田卿恢复训练,增长的体重又让她还未痊愈的膝盖受到更大的冲击,不得不又停下训练养伤。在此期间,刚减下去的体重又会反弹,田卿进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
伤病的折磨让田卿心情低落,而更大的伤害则来自外界对自己的不理解。因为已贵为奥运会冠军,在外人的眼里,田卿就应该是“战无不胜”的代名词,只要输球,那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田卿的坚持有多么难。
一个人遇到低谷,其实不难走出,难的是当你从巅峰掉到低谷时,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内心的折磨。从万众瞩目的奥运冠军到被一片质疑包围,田卿感觉自己很孤独,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不免有些心灰意冷,退役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田卿说:“感觉自己已经顶不住了,没有人理解我,我很委屈,但又没有地方可以倾诉。加上当时自己拿完奥运冠军,心气儿没有原来那么足了。看看队里,于洋/王晓理的实力依旧很强,汤金华/包宜鑫、骆赢/骆羽这些年轻队员在后面冲得也很凶,我觉得从实力上来说自己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再坚持下去,觉得自己也不会再取得什么更好的成绩,不如退役算了。”
田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委屈告诉了教练潘莉。把田卿从青年队一手带到世界冠军的潘莉此时并没有和田卿说太多的东西,因为她知道,此时的田卿已经长大了,她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潘莉只是安静地做了一个倾听者。和潘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田卿心里也敞亮了很多。虽然她依然有退役的念头,不过她决定把这个想法往后推推,因为2013年的世锦赛快要来了,这也是田卿实现“大满贯”的最后一块拼图。
不过,在那年的世锦赛上,踌躇满志的田卿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成绩。她和赵芸蕾在半决赛中输给了韩国组合严惠媛/张艺娜,无缘决赛。
客观来说,一整年伤病缠身,不能保证系统训练,状态并不在最佳的田卿收获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不过对于田卿自己来说,“不拿冠军和第一轮就被淘汰没有区别!”这次世锦赛冲冠未果,田卿一时间有些心灰意冷。
田卿一直把这次世锦赛当作实现“大满贯”的最后机会,冲击梦想失败,她的负面情绪再次涌了上来。她和爸爸妈妈说,自己想退役了。本以为父母会开导她,劝她坚持,没想到父母只是淡淡地和她说了一句:“你自己决定吧,如果不想坚持就回来吧。”
一时间田卿懵了,她没有想到父母是这样一句回复。难道就这么放弃吗?回头想想自己和羽毛球一同走过了20余年,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奥运冠军、亚运冠军,田卿有足够的资本昂首挺胸地离开,但是她却犹豫了,说不出是因为不舍,还是不甘。
田卿说:“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奇怪,当自己有退路的时候,反而还会往前看,觉得好像自己还能向前走走,可以再顶顶,看看什么情况。”父母当时平淡的回应,或许正是因为父母太了解女儿而说出的最能激起她前进欲望的话。
田卿决定坚持,而她的坚持得到了回报。由于放平了心态,她不再急于复出,而是更加安心地治疗自己的伤。伤势好转之后,田卿的系统训练进行得也颇具成效,没过多久,她在场上也逐渐找回曾经的感觉了。
2014年尤伯杯赛,田卿跟随中国队获得了冠军。随后,她又接连收获印尼顶级超级赛和澳大利亚超级赛女双冠军。田卿很高兴,不仅是因为自己已经从低谷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低谷走出来的经历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已经更为强大。但此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更让她高兴的事即将到来。
圆梦“大满贯”与失意亚运会
澳大利亚超级赛凯旋后,田卿跟随国家队大部队来到沈阳进行封闭集训,备战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锦赛。那次集训,田卿心态很好,2013年世锦赛失利,让她明白了太想去要一样东西,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么该是你的就不会跑掉。那次集训,田卿练得很扎实。
回忆起2014年世锦赛,田卿的评价是:“想去拿冠军,但没想到能拿到冠军。”
田卿说:“虽然我和赵芸蕾彼此间都没说过,但我能感觉到,她和我一样渴望拿到世锦赛冠军。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如果不能放平心态,那我们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
在哥本哈根,田卿和赵芸蕾打得顺风顺水,顺利挺进决赛,不过田卿却很谦虚:“运气比较好,本来赵芸蕾兼两项体能是个大问题,但这次比赛安排得很好,她一般都有充足的时间休息,而且她在混双那边打得相对比较轻松,也节省了不少体力。”
田卿没想到自己能在世锦赛上夺冠,直到半决赛取胜之后,她的心里才微微一动:“我是不是可以拿冠军了?”但很快心里的小波澜就平静了:“对手(于洋/王晓理)那么厉害,不好打啊,估计赢的希望也不大啊。”
很多人都很好奇,就在田卿和赵芸蕾实现女双大满贯的前一晚,两人究竟做了如何周密详尽的准备,田卿给出的答案却令人大跌眼镜:“赵芸蕾打完混双回来都9点多了,我就说你赶紧去治疗,然后早点休息吧,就这样。”
第二天的决赛,田卿的内心很平静。她告诉自己说:我就放低位置去冲击她们就好。这一冲,冲出了一场2比0的胜利,冲出了一个“大满贯”。
获胜后的田卿和赵芸蕾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两年前她们获得奥运会冠军时那样。不过,在田卿的心里,此时内心的激动已经超过了奥运会夺冠的瞬间。
田卿说:“当时的激动不是说实现了‘大满贯’,而是一种经历了低谷之后重新走上高峰的感觉。奥运会之后,我和赵芸蕾拆开过一段时间,加上自己的伤病,状态下滑,我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我一度怀疑自己还能否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是否还有意义。这个冠军解开了我的这些疑惑,它给了我信心,更是对我这一年多努力坚持的回报。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2013年志在夺冠却止步半决赛,2014年心静如水却实现了“大满贯”,经历了这样的起伏,田卿也颇有感慨:“有些时候特别想要一样东西,反而得不到;当你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努力的时候,想要的东西就会送到你面前。我进国家队这10年来,几乎都是替补,我觉得奥运冠军想都不敢想,最后拿到了;我觉得‘大满贯’遥不可及,也实现了。在我的国家队生涯中,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态。”
田卿沉浸在世锦赛问鼎的喜悦中,不过马上一个新的任务让她第一时间进入到了紧张的备战状态:由于汤金华受伤,原本不在亚运会阵容中的田卿临危受命,随队出征亚运会。由于世界排名的关系,田卿在亚运会上只要上场就必是一双。
这样的变化让田卿有些不知所措,突然的通知让她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她只能埋头苦练,尽可能为亚运会储存更多的能量。思想准备上的不足,田卿只能用大负荷的训练去弥补,即便这样,田卿也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那种状态:“感觉练得没有世锦赛前那么有目的性,而且还有点‘练过了’的感觉。”
亚运会赛场,田卿并不陌生。4年前的广州,田卿就是在亚运会的赛场临时顶替受伤的队友成淑上场,最终造就了亚运会女双冠军的“黑马传奇”。4年后的仁川,田卿也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推上了前台。
刚刚在世锦赛上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来到亚运会,田卿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懵的,以至于女团半决赛时,她和赵芸蕾在一双位置输给了日本组合,尤其在决胜局19比16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
虽然中国队最终赢下了比赛,虽然教练组给了田卿和赵芸蕾足够的信任,但两人还是对自己的失利耿耿于怀。当天晚上,两人在房间聊了很久。连续作战让两人的状态都不是很好,田卿和赵芸蕾聊过之后,制定出的战术是,虽然自己的状态不佳,但是一定要想办法在场上把自己目前最好的状态调动出来。女团决赛,田卿/赵芸蕾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强势逆转,为中国队3比0横扫韩国立下大功。
夺冠固然可喜,但田卿心里却还是有顾虑。根据亚运会的赛制,团体结束之后单项马上开始,这样紧密的安排,对运动员的体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对田卿这样的老将。单项比赛第一天,队友于洋/王晓理意外出局,这让田卿顿感压力:“中国女双在亚运会上就没丢过金牌,我们要是丢了,感觉挺丢人的。”
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本身状态也不在最佳,田卿和赵芸蕾在接下来的单项比赛中打得愈发辛苦。半决赛对阵印尼的波莉/玛斯瓦里,两人的疲劳也达到了一个极限。
田卿说:“当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累,更主要的是精神状态。感觉整个人都是闷的,想在场上吼几声来让自己的精神状态提起来,可是根本没有用。感觉整个身体已经不听自己的指挥了,已经累到没法再动。那种感觉,不仅是无奈,甚至还有一些无助。”半决赛,田卿和赵芸蕾输了,输给了自己之前从没输过的对手,中国队丢掉了女双金牌。在混合采访区,田卿说了一句:“老了,打不动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句话一半是失利之后的气话,还有一半,是极度疲惫下出现的自我否认。
回到国内,田卿整个人从精神到身体都感觉特别疲劳,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她没有碰过羽毛球拍。她一直很内疚,倒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夺得冠军,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担起心中那份老队员应该为队伍担起的责任。
内疚过后,田卿开始反省自己:“年轻的时候打球不用考虑那么多,即便是今天累得要死,睡一觉起来什么事都没有了。可现在毕竟岁数大了,今天练得量大一点,可能第二天反应就特别大。所以现在我应该改变思路,不是说练得多就是好的。首先要少犯错误,多用经验去磨对方;然后要学会提高比赛得分的效率,能打两局绝对不打三局,能把对手压在15分以下就绝对不打加分。现在,我更需要的是提高比赛中精细的部分。”
一个“好汉”三个帮
熟悉田卿的人都能感觉到,近段时间她变了很多,变得成熟了许多,她更会考虑别人,更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提到田卿,就不得不说她的搭档赵芸蕾。两人从国家二队开始就已经是好朋友,一起升入国家一队,一起成为世界冠军,一起实现“大满贯”。过去,在田卿眼里,赵芸蕾是和自己一起拼搏的战友;现在,田卿则更多地把赵芸蕾当作互相扶持的姐妹。
从2010年开始,赵芸蕾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要身兼女双和混双两项,对于羽毛球这样一种消耗极大的运动来说,兼项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与更大的体能考验。随着岁数的增加,田卿也越来越能体会搭档的辛苦:“我们打一场球,她要打两场,那就意味着我们练50分钟,她就需要100分钟的训练去储备能力,真的很辛苦。”因此,田卿默默地改变了很多。在场上,她会更主动地跑动、补位,即使自己同样很累;比赛期间,她会尽可能让赵芸蕾有好的休息环境;在生活中,她也会尽可能为搭档多想一些。
田卿说:“我感觉现在我、赵芸蕾和张楠三个人是一体的,三个人之间的状态好坏都是会互相影响的,我和张楠都会心照不宣地在场上多跑一些,减轻赵芸蕾的压力。每次女双比赛结束后,张楠都会和我们击掌,并且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告诉我们。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的团队感觉能让我进步。”
除了对搭档的关心与理解,田卿的成熟还表现在对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的队友身上。2014年世锦赛决赛前,田卿还和决赛对手王晓理一起在房间里做晚饭,这要放到伦敦奥运会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田卿说:“那时候就是竞争意识太强,有点‘明争暗斗’的意思,就是你练什么,我也练什么,而且练得要比你多,比你好,生活里都是较着劲的。现在则会分得很清楚,场上就是对手,每次见面肯定要拼得你死我活,绝不留情。可生活当中,朋友还是朋友。”
2014年世锦赛前,田卿和王晓理有这样一段对话。田卿:“希望决赛中我们还能见面。”王晓理:“别说那么早,我还不一定进得了决赛呢。”田卿:“哈哈,其实我也不一定能进啊。”说完两人哈哈一笑,后来,两人会师决赛。
对于于洋、王晓理这样的对手和朋友,田卿的想法有些“自私”:“其实我现在特别希望能在决赛中遇到她们。2010年、2011年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一年要打个十多次,拼得火星四溅的。现在到决赛中遇到,还是能找到当初的感觉。我真希望以后的决赛都是我们四个在打,因为从2010年到现在,我觉得我们四个代表了中国女双的一个时代。如果我们还能会师决赛,说明我们还没老,我希望我们一直不老!”(文章来源:《羽毛球》杂志2015年1月刊)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