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新闻》再度关注中国棒球产业

2014年12月17日15:00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体育讯 昨天(12月15日),日本报纸《东京新闻》以“中国职业棒球,目标锁定人气——经济发展,现在是好机会”为题,再度报道了中国棒球联赛,中国棒球联赛组委会副秘书长、恒达联合体育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孙岭峰先生接受采访,表述了对中国棒球文化及产业发展的积极观点。全文翻译如下:

  尽管曾经的日本企业赞助商撤出,但在新的北京投资公司(编者注:恒达联合体育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的出资下,中国棒球联赛还是在时隔两年后的今年重新开赛。棒球在盛行足球、篮球的中国还算是“小众运动”,但乘着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东风,相关人士也把目标锁定在了培养棒球的人气上。

  “作为棒球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棒球的魅力。”目前在中国棒球联赛投资公司任职的孙岭峰先生(36岁),在今年联赛结束后的11月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了公司投资棒球联赛的理由。孙岭峰是前中国国家棒球队队员,因为“俊足巧打”而被称为是“中国的铃木一朗”。

  中国棒球的历史,说来其实并不短浅。1873年,被派遣到美国的清政府留学生组成了中国最早的棒球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棒球也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棒球为中心得到发展,当时甚至还举办有全国性的大赛。然而,上世纪60年代,随着棒球被批判为“资产阶级运动”,棒球文化也在中国衰退。

  70年代以后,棒球在中国渐渐得到了恢复。2002年中国职业棒球联赛开赛,其中的背景,是中国期待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一时之间,中国棒球联赛每年有几十场比赛,参赛球队数最多达到过7支。

  然而,中国国家棒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以末席成绩收场。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剔除棒球项目,中国棒球得到的国家层面的支持也越来越少,随着联赛赞助商的撤出,2012年的联赛也被迫中断。

  北京投资公司决定投资中国棒球是在今年9月,因为时间仓促,本届联赛只有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的四支球队,在10~11月的两周时间进行15场比赛。而到场观战的热心球迷,每场约为500~2000人。

  中国棒球联赛的相关人士指出:“即使在中国的大都市,棒球运动的认知人数也并不高。棒球选手的技术和薪酬都不高,职业意识也较低,这都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孙岭峰则自信地确定棒球正在中国渐渐发展着。通过美国影视剧和日本动漫接触棒球的人在增多,一些年轻人因为觉得棒球是一项很“酷”的运动而开始打棒球。在北京地区,包括小学生球队在内,已经至少有了500支棒球队,清华大学也有着约20支球队的棒球联赛。

  孙岭峰满怀期待地表示:“棒球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现在的中国就迎来了这个阶段。”未来,还将考虑与日本职棒和美国职棒进行合作,以普及棒球为目标。

文章关键词: 棒球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呼格吉勒图重审获判无罪
  • 体育勇士负灰熊止16连胜 榜眼新秀赛季报销
  • 娱乐经纪人否认蒋雯丽离婚传言 直呼太可笑
  • 财经卢布大崩盘普京怎么办:招式不多了
  • 科技360杀回手机:只恨两年黄金期已逝
  • 博客呼格母亲讲述9年上访辛酸(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宿舍诞生的“千万富翁”曾两度休学
  • 育儿12岁男孩16楼坠下身亡 称不愿父亲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