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龚洁芸
常年温润,少见冰雪,对上海来说,冬奥会是陌生的。但是,在杨扬的眼里,上海和冬奥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索契,杨扬的身份是央视的解说嘉宾,和记者聊起自己的 “第二故乡”,这位冬奥会中国首枚金牌获得者说:“上海可以成为冬奥会的‘后花园’,希望冬季项目在上海和更多南方城市有新的发展。”
氛围越来越浓
去年,坐落于浦东新区三林体育中心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开门迎客,这是杨扬在上海创业的新起点。
从那时候起,中国冰壶队就成了这个冰场的常客。每次大赛前,冰壶队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都会来飞扬集训。作为东道主,杨扬替他们安排场馆、联系后勤,忙前忙后。 “对冰上项目来说,硬件设施是关键,国家队非常认可这里的场地。”杨扬说,“一是这里有顶级的基础设施,二是有一个清静的备战环境,可以让国家队在这里心 无杂念地训练。”去年11月,“飞扬”承办了亚太冰壶锦标赛,中国男子冰壶队在这里夺冠,女队拿到了银牌。
中国短道速滑队也成了 上海的常客。这次冬奥会前,主教练李琰就是带领着短道队从东方体育中心启程,直接前往俄罗斯。“东方体育中心的冰场设施在全国来说,算得上顶尖的,而且上 海的天气和索契很像,所以短道队会选择在这里进行最后的集训。”杨扬说,这几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连续在上海举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冰迷,“上海冰 上运动的氛围正越来越浓。”
培养刚刚起步
来上海的时候,杨扬就有一个梦想:在这片冰雪运动的“处女地”上,培养出属于上海的本土选手。
这 个愿望有望在2016年全国冬运会上实现。根据上海市滑冰协会的计划,上海将在这次冬运会上第一次派出由本土学生组成的4支队伍参加冰壶、冰球、速度滑冰 和花样滑冰比赛,实现上海冬季运动项目“零”的突破。去年年末,杨扬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竞标取得了培养这些“学生军”的资格。杨扬说,这是一次大胆的尝 试,“如果在‘体制内’培养,训练比较有保障,但是这样的模式可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寻求转型,尝试职业化培养人才。”
杨扬认为,“零起点”的上海第一次参加冬运会,还是应该以“参与”为主。“以往冬运会上也有一些南方省市参加,但是仔细观察,那些运动员其实都是来自东北的 ‘老面孔’。”杨扬说,“我们需要培养百分之百本土的选手,这样的培养才有意义。”2016年,杨扬给“学生军”制定的目标很简单:亮相冬运会,争取让人眼睛一亮。
对未来,杨扬是充满信心的。“现在我的俱乐部里,有两三百个孩子在学滑冰。他们上了冰面就不愿意下来,看得出来,他们很喜欢。”杨扬说,“飞扬”所在的三林地区,很多周边小学的体育课都放在了冰场里。
(本报索契2月22日专电)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