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九运会开幕式群众演员抢眼 柔力球表演成亮点

2013年10月20日05:58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记者杨菁 通讯员周传燕 李涛 侯敏

  昨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内,市九运会举行开幕式,1个半小时内,1600名演员献上十余个精彩节目。不少居民为看开幕式全家总动员,看台座无虚席。演出中,观众席不断传出阵阵喝彩。

  据介绍,开幕式上,只有120名职业艺员,其余约1500位均为“群众演员”,他们来自武汉部分大专院校、体育俱乐部和协会。他们的节目展现了武汉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的成果。洪山区区委书记刘涛认为,运动会是全民健身的舞台,虽然没有一位“大腕”,但参与表演的群众就是耀眼的“明星”。

  “武林高手”本色出演:1天半变主角

  几分恬静,几分清远,开幕式上,几十位演员打着太极拳,铺展出“无极而太极”的神奇画卷。他们来自洪山区太极俱乐部,领拳的是武汉大学教授秦子来,国际健身气功金牌获得者,一位货真价实的“武林高手”。

  九运会开幕式,秦子来作为武术“总教头”,带领4个武术团队,编排、训练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武术等表演项目。而太极俱乐部的成员均为业余爱好者,“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忙碌生活”,秦子来自己每周就在武大教授5堂课。为了准备开幕式节目,大家从早上6时到8时,到洪山体育馆的户外场地练武,“风雨无阻,练完再各自去上班、上课、买菜”。

  17日中午,秦子来突然接到消息,太极拳的领拳由于个人原因无法上场,此时距离开幕式不到48小时。她干脆自己“披挂上阵”,在1天内,重新编排了太极拳的领拳动作,柔中带刚,像捧碗式的起势动作还加入了武当太极的特色。

  不只是秦子来,湖北体育舞蹈学校的体育舞蹈,武汉体院和洪山一些中小学的啦啦操……这里的群众演员们多半是“本色出演”。很多团队只花了半天就编好了动作。

  最“年轻”的老年运动:想与更多人相识

  “咦,球呢”?开幕式中段,柔力球表演队员穿着白色短裙,在舞台上挥舞球拍,灵巧翻转,从观众席远远望去,大家似乎只见球拍与彩带共舞,好像没看到球,“是不是粘到球拍上了”?

  记者走到后场一探究竟。原来,柔力球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拍,不同的是,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而是薄布,上面有一些小孔,球却长得像网球,无弹性,最里面是细沙。队员们将柔力球放到拍上,抛拉翻转,动作颇似握球拍的太极,而球与球拍一直紧紧相随。“利用惯性就能将球‘粘’在拍上”,青山柔力球协会会长童丽萍解释,“很多人还不了解这项运动”。

  据了解,柔力球2006年在武汉正式推广,成为我市老年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年轻”的一项,如今,全市上万名老人在各区晨练点玩柔力球,每年还会举行一次柔力球比赛。

  童丽萍介绍,武汉柔力球运动开展得比较晚,从全国来看,水平还是中等。如今,国内不少年轻大学生也开始玩柔力球。“参加九运会开幕式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人的人认识它”。

  40天:从左右不分到“准专业”演员

  开幕式顺利结束,总导演熊涛总算松了一口气,“让这么多群众演员在40天内变成‘准专业’,一起拿下这样的大型活动,真是刷新了我们导演团队的记录”。

  熊涛还记得,第一天入场排练,他高喊了一声:“举右手”,结果,举起好多左手;叫一声“候场”,演员们四下乱跑,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退场,撤得溃不成军。

  先是哭笑不得,接着焦虑油然而生,“时间太紧,怎么办”?面对这群“散兵游勇”,熊涛很急,憋不住就开骂,有女生哇哇哭,“不想干了,比军训还累”。执行导演汪斌、李翔也抓破脑壳,帮群众演员们“速成”。他们在主席台正下方设了一个指挥点,一位导演拿着两面小旗子,一红一蓝,打起“旗语”:下挥,下蹲;上挥,起立;打旋,转圈;交叉挥,对向跑……大家终于靠着“旗语”找到协调感。

  熊涛很是感叹,“虽然他们不专业,但是都超敬业,无论是学生还是社区的老人们”。

  太极剑方队和木兰扇方队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为了跑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在不平整的体育场上一遍又一遍跑着。

  华中科大武昌分校的400位大学生们扮演了“花瓣”,在开幕式上任务最重:得组成各式队列,流动变幻,表演4个节目,其中3个都是独立完成。在排练时,一连2-3个小时不停上下挥舞,再壮的男生胳膊都会酸。更何况,还要边看指挥,边挥舞,边跑动,一天要跑几十遍。一到午休,“花瓣”们就在草坪上躺了一地。

  前天,一次彩排结束,熊涛举着喇叭告诉演员们,“你们是最棒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