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赛 更是一场青春派对--记全国大学生羽球赛赛

2013年09月29日11:29  《羽毛球》杂志

  文、摄/杨弋非

  每年暑假,当全国各高校的同学们都难掩思乡之情往家赶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批“另类”留在学校。他们和平时一样早起,只不过把肩上的书包换成了羽毛球包,把目的地从教室改成了球馆,他们的假期学校生活同样忙碌并充满期待。

  这些同学都是各高校羽毛球队的成员,每年暑假,他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集训,然后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这已经成为他们假期生活的一部分,而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也成为全国高校羽毛球精英们每年相聚的大舞台。

  2013年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于7月26日至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国90所高校、共计1097名运动员、教练员齐聚长沙,在炎热的7月,联手为“星城”带来了大学生锦标赛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比赛。

  既然是一次聚会,那么比赛结果自然不是大家追求的唯一目标,在暑假以羽毛球的名义相聚,留下美好的回忆,才是大学生比赛的真正意义。2013年的长沙,全国大学生锦标赛赛,场内场外同样精彩。

  找场馆犹如逛迷宫

  全国大学生比赛的比赛场馆都设在高校内,高校的场馆条件大多达不到正式比赛场馆的要求,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面积相对偏小,而大学生锦标赛的参赛人数又多,所以,如何解决场地和人数之间的矛盾,成为大学生锦标赛面临的最大难题。

  作为本次比赛的场馆,湖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主体育馆铺上6片场地后,就剩下仅能容一个人通过的过道,而且过道离场地还很近,其他场地的运动员退场的时候,旁边场地不得不暂停比赛,等人都走了才能继续。

  为了解决主体育馆场地不足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为本次比赛准备了4个比赛馆,除了主体育馆外,四层楼高的体育馆中,可以用作羽毛球馆的副馆全部用上,设为ABCD四个比赛馆。

  别以为场地问题解决了就可以高枕无忧,麻烦的事还在后面。A馆为主馆,要找到自然不难,可其他3个馆就比较“山高路远”了,B馆在一楼,入口只有一个小门;C馆在地下一层,需要从主馆走到室外才能进入;D馆则设在场馆的三楼。运动员们到达场馆的第一件事不是适应场地,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比赛场馆在哪。比赛前一天,不少同学为了熟悉场馆之间的路径,花了不下一个小时的时间。用大家的话说,找场馆,和逛迷宫感觉差不多。

  恼人的高温

  长沙是热情的,这一点从它的气温就能看出来。没等比赛开始,陆陆续续到达的各高校学子们就感受到了什么叫“火一般的热情”。比赛期间,长沙的气温从没低于摄氏38度,长沙本地的电视台甚至推出了长沙街头在地面上烤制各种食物的新闻短片。前来参赛的运动员的微博、微信上基本都洋溢着一个声音:“长沙太热了,人都快化了!”

  室外是“烧烤”,到了没有阳光的体育馆内就变成“清蒸”了。场馆内没有中央空调,只临时在场馆的四个角放上几台立式空调,但由于怕空调风影响比赛,所以风速调低了不少,空调的制冷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比赛场地内还勉强可以忍受,到了看台,不仅没有空调,还要切身体会“空气受热上升”的物理现象,看台上的人一个个就像蒸笼里的大闸蟹,热得满身通红,皮肤表层还始终被一层水珠所覆盖。即便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小扇子,但基本没什么作用。比赛间隙,总有队员见缝插针地跑到空调前站着,贪婪地享受片刻的清凉。不过这样的享受持续不了多久,刚站没一分钟,四周的抱怨声就想起来了:“别挡着空调,我们快热死了!”

  耀眼的明星

  全国大学生锦标赛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自然少不了在校的高水平专业运动员们,其中不乏国家队的现役队员。这些大羽赛上的明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乙组团体决赛,北京体育大学对阵华侨大学。前两场,华侨大学2比0领先。关键时刻,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出战的世界冠军郑波披挂上阵,在混双比赛中与搭档配合默契,以2比0力克对手,夺下关键一分。之后的男单,国家队新秀高欢又帮助北体把大比分扳平。两位“明星”队员的出色表现,为北京体育大学最终逆转夺冠立下大功。

  单项比赛开始后,明星们的出场频率更高。30日上午的比赛,不知看台上谁喊了一嗓子“鲍春来”,只见看台上的人群瞬间全部移动到鲍春来即将出场的场地周围。比赛过程中,看台上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有的是因为小鲍认真的态度和精湛的球技,当然还有一大部分的欢呼来自于女同学们的花痴。

  大学生锦标赛一直以来就设有乙组(专业组)的比赛,一方面是为了让在校运动员同样感受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明星队员的影响力,让比赛更精彩,更有看头,同时也给其他参赛者近距离观摩专业运动员的机会,从而提高全国大学生羽毛球的水平。从专业运动员们出场时现场的欢呼到赛后蜂拥而至的索要合影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比赛的舞台上,“明星”同样必不可少。

  比赛的感悟

  大学生锦标赛对参赛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比赛、竞技,或是证明自己,答案会有很多,但对于多次参赛的同学们来说,比赛已经成为一种情怀。

  焦健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他从大一开始就一届不落地参加了每一年的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今年已是第6年。由于学业的原因,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本项赛事,原本打算用一枚奖牌为自己的大羽赛之旅画上句号,可由于太想赢,焦健在比赛中有些急躁,错失胜机,遗憾地止步8强。

  回想自己6年的大羽赛征战经历,焦健给出了这样的总结:“刚开始是好奇,后面是习惯,现在则是一种感情。参加这项比赛,我提高了球技,结交了朋友,也展示了自己。在比赛中不断超越自己,是比赛带给我的最大财富!”

  大学生锦标赛就是这样,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教训、新朋友的微笑、老朋友的拥抱,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只要在比赛中挥洒了自己的热情,见证了别人的汗水,这样的经历,便会成为青春的财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