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刘翔不能第3次受伤了 他还有训练提升空间

2013年08月13日15:10  新民晚报

  11年来,第一次没有中国选手出现在世锦赛110米栏决赛的跑道上。莫斯科当地时间昨晚,孙海平没有去赛场,而是在驻地的电视机前看完了世锦赛直播。

  今天,孙海平和谢文骏启程回国。临行前,本报记者和他坐在中国队驻地外的一间木质咖啡馆里,聊大弟子刘翔、聊小弟子谢文骏、聊孙海平自己的未来……

  不能照搬经验

  “我这一年的生活,要从刘翔说起。”10个月前,刘翔打算去美国康复,所有治疗方案都由美国医疗团队提供。“即使我跟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沟通后,领导决定让我留在国内带小队员训练。”

  也就是从那时起,孙海平才能专心把注意力转移到谢文骏身上。最开始,孙海平想把训练刘翔时的成功方法“移植”到谢文骏身上,可事实证明行不通。“刘翔和谢文骏的身体结构、过栏技术、心理素质、理解能力都不一样,很多适合刘翔的训练,在谢文骏这用不上。”

  谢文骏天生“内八字”,改技术,孙海平伤透脑筋,更让孙海平牵挂的还有小谢先天性腰伤。“在我的训练理念里,防止伤病和训练一样重要。2002年,上海市田径队只有2名队医,为了避免刘翔受伤影响训练,我就和队里商量,能不能让其中一个队医把精力全都放在刘翔身上。”那几年,刘翔能够达到运动巅峰,和孙海平对医疗保障的重视密切相关。“现在,谢文骏最大障碍是腰伤,训练、比赛,我给他制定了‘三级预警’,伤痛到了哪个级别,我拿捏得比较准。”

  想好康复计划

  “如果刘翔大哥在,我们的心态肯定不一样”。小组出局后,江帆说,刘翔在身边时就像有靠山,上场不会慌。“刘翔没来莫斯科,从气势上我们就被国外顶尖选手压一头,说实话,我挺想念翔哥的。”

  31岁,在世界110米栏的赛道算不上什么“高龄选手”。“阿兰-约翰逊跑到三十六七岁才退役。”孙海平回忆当年自己训练时,一周练二十几堂课,后来带陈雁浩训练一周也有十几堂课,到了刘翔时一周只练六七次。“人一生能承受的训练负荷就像一个水桶。刘翔的这桶水并没装满,他还有空间。只是,他的跟腱能否再承受大强度训练,目前还不清楚。”

  回国后,孙海平将带谢文骏参加全运会。“等从辽宁回来,我会带刘翔进行下一阶段训练。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现在已经给他想好了几种训练手段。如果顺利的话,大概两三个月就能确定刘翔是否继续练下去。”孙海平停顿了一下,认真地说了一句:“刘翔不能再第3次受伤了,对于他是否继续运动生涯,我们会很慎重。”

  在孙海平眼里,刘翔未来的路很宽。“如果选择退役,刘翔最适合去国际田联工作,他在田径界有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年在美国学习英语,和外国人交流不成问题。他可以换一种方式为中国田径事业继续出力。”

  培养新接班人

  刘翔不在上海的日子里,孙海平一点都没闲着。

  总结经验,今年带谢文骏的同时,孙海平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寻找下一个刘翔身上。如今,孙海平手头有十几名小队员。“其中一个16岁的孩子,很像当年的刘翔。”这一年,孙海平很累,他除了带孩子们训练,还承担起家长的义务,教孩子做人,做一个好人。

  培养下一个刘翔,更要培养下一个“孙海平”。在莘庄训练基地,常年跟随孙海平一起训练的有3位教练。“我还想再找一个接班人。”孙海平心里已经有了人选——谢文骏。现在,每堂训练课,他都会一遍遍把训练的要领给小谢讲深讲透,甚至连哪一块肌肉该如何发力,他也说得清清楚楚。“谢文骏在赛场上达到了高水平,再加上我的细心指导和叮嘱,对他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会有帮助。”

  再有一年多,孙海平就到了退休年龄,他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像在“栽树”,让后人能够“乘凉”。 (本报特派记者钟喆莫斯科今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