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少见高龄马拉松选手 揠苗助长观念成阻碍

2013年08月11日15:40  新民晚报

  莫斯科田径世锦赛昨天决出首枚金牌,当地时间下午4时25分许,卢日尼基体育场内,2分多钟时间接连响起3次热烈的掌声,送给3位女子马拉松“常青树”。

  观众们的第一次掌声献给基普拉加特,她已经34岁。夺冠后,肯尼亚人成为第一个卫冕世锦赛女子马拉松冠军的选手。十几秒钟后,场地内又响起一阵掌声,这次献给37岁的意大利选手斯塔尼奥,一位2个孩子的母亲。大约2分钟后,场地内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她是日本选手福士加代子,虽然福士加代子的娃娃脸和动作、表情看上去更像18岁,但她实际上已经31岁,掌声又一次献给她。3个“70后”选手加起来102岁,是货真价实的世界田坛明星。

  女子马拉松一直是中国田径队的优势项目。本届世锦赛,中国队拿到了全部5张入场券。不过,昨天成绩最好的丁常琴也只列第19位。这5位年轻选手平均年龄23岁。

  田径赛场上,马拉松是项特殊运动。二十岁出头只能算是刚起步,30岁上下正当年,40多岁也大有人在。像本届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赛场,30岁以上的妈妈级选手比比皆是,最大的法国选手奥利弗斯1971年出生,今年42岁。

  和本届世锦赛情况相似,马拉松赛道上有道独特的风景———多产高龄冠军。随着岁月流逝,马拉松选手的体能不仅没有下降,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忍耐力,让这项艰苦的极限运动(全程42.195公里)更适合大龄选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38岁的罗马尼亚老将托梅斯库·迪塔以2小时26分44秒的成绩夺冠,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她同时还创造年龄最大的马拉松奥运冠军纪录;挪威传奇巨星格雷特曾9次赢得纽约马拉松赛冠军,1983年,她夺得世锦赛金牌时也已经30岁;世界纪录保持者英国名将拉德克利夫,36岁时仍然抱着孩子到处征战马拉松赛场,赢得全世界体育迷的尊重……

  如今,欧美女子马拉松高手40岁后退役是大趋势,但我国情况则完全不同,高龄选手十分罕见。一般情况,30岁对于中国马拉松女运动员来说是个极限年龄。

  中国女子马拉松为何出不了“基普拉加特”?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马拉松选手从小接受“拔苗助长”式的训练。“青少年时期,这些孩子每天的训练量就达到三四十公里。透支过大,所以后劲不足。”接近30岁,中国马拉松选手已经满身是伤,很难维持高水平。

  传统观念也是制约中国女子马拉松出现“常青树”的另一个原因。“女大当嫁的思想在中国运动员中比较普遍,女运动员到二十五六岁就开始考虑终身大事,训练逐渐放到次要位置。”身在曹营心在汉,有时教练也一筹莫展。

  世界田坛已经有许多事实证明,高龄选手更容易在马拉松比赛中创造好成绩。但想成为一个高龄冠军,需要多方的合力。特派记者钟喆(本报莫斯科今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