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元老谈羽林争霸:真正属于羽毛球爱好者的比赛

2013年08月04日08:37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8月3日,“羽林争霸”2013红牛城市羽毛球[微博]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与场馆外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截然相反,比赛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里顺利地画上了句号,这让年近70岁的“羽林争霸”四朝元老、赛事仲裁雷铭基先生松了一口气。从2010年“羽林争霸”首次举办便出任裁判长的他已经成为了赛事的老朋友,一路走来见证了这项赛事的发展和壮大。

  资格审查规范化

  赛前,雷铭基就曾表示“羽林争霸”是他每年倾注心血最多的比赛,“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属于草根羽毛球爱好者的比赛,专业选手都会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手段被排除在外,这在鱼目混杂的业余羽毛球赛中是非常不容易的。”雷铭基表示。本届“羽林争霸”竞赛规程中规定:“现役及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参加过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及五大洲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比赛的运动员不具备参赛资格”。为了确保以上规定的严格实施,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和世界羽联在国内及国际选手两方面担负起非常重要的资格审查作用。

  业余赛事专业化

  “业余比赛的总决赛做到专业化并不少见,但能从最开始的各城市分站赛就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只有‘羽林争霸’可以做的到。”雷铭基表示。据了解,“羽林争霸”无论从赛事组织安排、竞赛流程还是媒体报道方面均向专业赛事看齐,而且在比赛所覆盖的163座城市均实行统一标准。“进入总决赛,除了运动员以外,其它方面完全可以算是一场专业比赛了,在本次总决赛的裁判中,有一半都是即将执法广州羽毛球世锦赛的裁判。”雷铭基在赛前抽签会上向各队领队和队员介绍道,“同时,本次比赛还通过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进行电视转播,要知道,全国羽超联赛都不一定每场都有电视转播,这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讲,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参赛选手年轻化、国际化

  “以前的业余比赛中,高手通常集中在25岁以上的年龄段,但羽林争霸开展这几年间,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20出头的优秀选手冒出来,他们大多是高校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羽毛球。”雷铭基认为,这是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这项运动的体现。从四年前两广地区10个城市的首届比赛,发展到今天已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163座城市、参赛人数达5万人的全国最大规模的业余羽毛球赛事,“羽林争霸”这项赛事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援”参赛。西区四强之一陕西A-ONE队拥有马来西亚兄弟、东区亚军浙江银江羽毛球俱乐部有香港女选手加盟,“这说明赛事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很多海外高手都会闻讯前来参赛,或许过两年,可以变成一个面向国际业余选手的比赛。”

  赛事运作市场化

  “和协会组织主办的比赛不同,‘羽林争霸’是由红牛公司举办的比赛,在各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化运作特征。比如每年的比赛都在寻找新的亮点,去年的总决赛放到伦敦举行,搭上了奥运的顺风车,今年的比赛冠军可以为世锦赛开球,这些亮点对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来讲都是很大的吸引。” 雷铭基表示,“也正是因为赛事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发展下去。”(新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