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学生军失金何妨 专家:真实反映高校体育水平

2013年07月11日00:00  北京青年报

  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军团夺金不畅 但真正大学生运动员得到锻炼机会———

  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27届世界夏季大运会已经开赛四天,中国代表团的成绩表现并不像两年前在深圳大运会时几乎每天都能掀起夺金高潮。到昨晚截稿时,中国代表团仅收获4金暂列第五。

  参加本次大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各支运动队中,绝大多数是高校体育中产出的学生运动员。以往,专业运动员因“挂靠”高校而作为“学生军”参加大运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再多见。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成绩有些损失,但却未必是一件坏事。

  全运会、世锦赛分流知名学生运动员

  客观地说,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运会上难以达到两年前在深圳狂揽75金的高度,主要和本次代表团的学生运动员的“成分”有直接关系。

  这次大运会的中国运动员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是年轻,队员平均年龄仅为20.8岁。第二绝大多数都是新手。中国代表团总共290名运动员中,有255名运动员首次参加大运会。

  第三个特征是,中国代表团中知名的运动员少。在2003年前,参加大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基本上都有国字号背景,但最近十年内,知名运动员的比例在逐步下降。而这次喀山大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名将进一步减少,仅有羽毛球[微博]的田卿、跳水的火亮和罗玉通[微博]、射击的庞伟[微博]4名参加过奥运会的选手。

  大部分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由于要备战全运会、世锦赛等赛事,因而无法参加这次大运会。像是原本报名参加本次大运会的伦敦奥运会射击冠军易思玲,就因为要备战全运会所以在后来选择退出。体操项目也是如此,中国女队未参加女团比赛,仅派出张业琳子一人参加单项比赛。此外,今年大运会又恰逢游泳世锦赛的前夕,因而像是参加过深圳大运会的跳水名将陈若琳[微博]等,都没有前往喀山参赛。

  推荐、自荐相结合组队

  据中国代表团相关人士介绍,这次大运会的组团方式基本上是大体协的单项协会推荐和各个高校自荐相结合,由高校体育系统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是本次大运会的主角。

  比如在三大球项目上,中国代表团此次都是纯粹的学生军参赛。在两年前的深圳大运会上,拥有多名国脚的中国大运女足夺得了冠军,但本届大运会中国队则是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班底。男足则是继续以北京理工[微博]大学男足为基础组建。男篮是刚拿到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总冠军的东北师范大学,女篮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队伍。

  这次大运会由纯粹的学生军担当主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国队的成绩有所下滑。像是在第一个比赛日中,中国跳水队在优势项目女子一米板上就失去了金牌,和大运会首金失之交臂。而中国女足作为大运会卫冕冠军,这次在小组赛就出局。

  纯粹学生军参赛是好事

  按照中国代表团的预期,我们在本次大运会所取得的最后成绩,将很难超越上届,但成绩损失未必是件坏事。中国代表团执行团长杨立国表示:“让更多高校体育培养的运动员进入大运会并得到锻炼,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从长远看,这是有利于高校体育发展的。”

  在此前,高校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尤其高校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上,还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即便出现过“眼镜飞人”胡凯等运动员,但整体上还是人才未成规模,体系有待完善。

  不过,从本次大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变化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系统培养出的运动员有能力也应当成为大运会的主角,即便以牺牲金牌作为代价。

  专家观点

  更真实反映出高校体育水平

  喀山大运会开赛至今,中国代表团整体成绩难言理想,然而这种让高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挑大梁的做法,却得到学校体育专家的认同。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由于这次参加大运会的队员绝大多数都并非“挂靠”高校的专业运动员,而是高校体育中造就的体育人才,因而他们取得成绩,能得到的认同感更强,也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水平。

  “在以往,我们在大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可能还主要靠的是知名运动员,成绩是看着比较好,但有些深层次问题却被掩盖了。”钟秉枢说,“成绩和发展情况不相符,从长远看,不利于我们高校体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管理学院院长毛振明则说:“我们应该淡化大运会的成绩,而是以让运动员参与、交流、锻炼作为主要目标。这次大运会我们的运动员是纯粹的学生军占据大多数,这让大运会成为真正的大学生的运动会。”

  发展举措

  大体协让各高校“认领”项目

  高校体育如何能更加丰盛地产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管理者的难题。毕竟在类似美国等体育强国中,大学体育是他们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根基,也是人才产出的“沃土”。

  大学生体育协会目前的主要措施是,根据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确定的43个项目,让全国300多所高校各自“认领”其中的2到3个作为着重发展项目,并给出相应的发展计划和政策,希望能重点突破,加速发展。

  教育专家指出,大体协如此做法,是想让更多高校能走出类似农业大学开展橄榄球的道路。此前,在七人制橄榄球还没有进入奥运会时,这个项目主要是在农大发展,而经过多年的努力,橄榄球项目成为这所高校的一个“名片”。

  不过,教育人士也表示,高校“认领”着重发展的体育项目,在现阶段也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开展体育项目需要来自于高校的教育经费,其他方面给予的支持有些不够。文/本报记者 宋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