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合作对抗格斗赛的意义:填补基础搏击赛事空白

2013年06月23日04:58  新浪体育 微博

    6月22日晚,在北京体育大学综合馆进行了一场名为“亿阳杯”海峡两岸联队VS欧美武术搏击的对抗赛,中国大陆和中华台北的7名搏击选手合体对抗来自美国、哈萨克斯坦以及瑞典等国家的对手。

    这一赛事是由去年成立的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中心、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正汉风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协办的,具有多重的意义。首先这是北京体育大学为庆祝自己成立了60周年而进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此外,由于是海峡两岸联手对抗外敌,因此有多名两岸的军方将领或者前官员出席观看比赛,为双方加油助威。

    大陆方面包括两名二炮的中将和一名海军少将,组委会的资料显示,北京市原副市长范伯元也是到场嘉宾。而海峡对岸在现场的包括台湾海巡署前少将副司令戎绍鑫、“台湾总统府”前少将参军张建恕等5名前少将级军官。

    这次举办活动的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中心理事、在国内诸多搏击赛事中担任赛事评论的王汉说:“这我们是首次和海峡对岸联合举办搏击比赛,也是交流中心第一次举办赛事,中华台北的选手主要来自中华武术散打搏击协会,他们的选手大多数是学生或者老师,有的还是博士,虽然在今天的比赛中输了,但是打得很顽强,不怕失败。我觉得还是起到了联合进步的作用的。”

    提到为什么会想举办这么个赛事,王汉说:“我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去年我们交流中心成立后,当时就希望联合搞一场,而且北体大是我的母校,今年又是母校校庆60周年,就这么和学校一说就办了。”

    坦率地说,这次的格斗赛并未达到国内的顶级水平,和国际水平也相差较远,只能说是从业余向职业过度的实力。比如中方出场的7名选手中,3人来自宝岛台湾,出场作战3人皆北,2人还因为实力相差过大,被直接TKO。

    从比赛过程看,台湾方面的搏击格斗水平和大陆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体校学生,因为比赛经验不足,赛事少,训练手段技术还不能和大陆选手比肩。甚至连大陆的体校一线选手水平都不如。这一赛事可以为他们增长经验,提高搏击水平提供很好的帮助。

    而大陆出场的4名选手,2人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是在校学生,2人来自北京散打队,不过是二线选手。这些选手基本上都没有打过这种职业散打规则,最后一个出场的北京体育大学选手张旭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承认,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不带护具的比赛。从比赛的过程看,4名选手中,许俊杰明明占据了上风和优势,却不会利用,反而在最后和对手拼扛打,尽显蛮力,暴露了经验的缺失。而其余选手在打击的连贯性,出拳力度的虚实掌握上都和一线散打选手有差距。

    当然,外方的7名选手也并非高手,其中2人甚至没有搏击短裤,一人穿了普通短裤,一人则是沙滩裤就上擂作战。首战的肖恩体能明显不足,没有足够的训练还战胜了中华台北选手;而吉尔吉斯的达卡贝伊夫是练有氧拳击的冠军,也就是一名有氧拳击健身操教练。但是他的拳打得却比很多中国选手要好得多。

    在出战的14名中外选手中,第三场的哈萨克斯坦选手穆拉提迪的水平最高,显然受过正规训练,比赛经验丰富,出拳效率高而且连贯。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介绍说:“我以前在哈萨克斯坦是练拳击和踢拳的,曾经参加过哈萨克斯坦的国内全国比赛以及中亚地区的4国比赛。”穆拉提迪目前在拥有杨建平和张立鹏的东方荣誉俱乐部训练,他的拳击水平完全可以在国内打职业拳击或者参加一些搏击格斗赛事,经过锻炼有成为第二个广州泰拳俱乐部泰国拳手阿听的潜力。穆拉提迪刚刚来到中国1个月,相信他很快就会出现在国内的不少职业商业拳赛当中了。

    虽然这次搏击赛事的总体水平并非顶级,但是却具有不错的意义。在亚洲格斗先进国家比如日本,每个周末于日本各地都会有自由搏击K1规则、踢拳规则、MMA规则等各种规则的格斗赛事5、6场。有些赛事仅是一个城市几个拳馆之间的交流战,会员300到400人前去观战,比赛的选手没有什么出场费,但是拳手之间却打得相当热闹。因为职业比赛很多时候是经验的积累提高,很多职业拳手都是从这样的基础拳赛中积累战绩、经过磨砺成长起来的。

    这次的亿阳杯将赛事带进了学校,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普及了搏击格斗,填补了基础搏击赛事的空白。比起那些所谓请国际大牌,张嘴世界王者、闭嘴世界冠军,却连个人名比赛数据都查不到的假职业赛要强得多了。(周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