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总局装备中心副主任彭晓谈2013体博会
(文/中国体育报邓宇)
20年的历程见证着体博会与中国体育产业风雨同舟、彼此促进的发展,20年的岁月造就了一批批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也打造出一个日益成熟的展会平台。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彭晓近日接受了本报采访。平台、品牌、创新,是他回答问题时不断提及的三个关键词,通过抓住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这两条生命线打造服务精细化、功能多元化的体博会平台,进而提升参展企业的品牌价值,引领体育用品行业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不单是体育用品行业的一个制造大国,还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大国。随着百姓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国内对体育用品、体育服务的需求持续旺盛,这也让很多国际体育品牌深耕中国市场或者亚太市场有了更多的规划。比如在今年体博会期间,阿迪达斯就吹响了进军中国羽毛球市场的号角,其凭借的市场利器是品牌影响力、整体营销计划及先进的材料科技。再比如在国内目前产销衔接非常良好的健身器材市场,法国的科尔将要以自己的节奏进入,并在体博会期间发布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国际品牌想要更多、更深入地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也渴望国际化,谋求更高的品牌附加值,这两种需求在今年体博会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
重视参展企业的价值体现,是体博会长期以来凝聚品牌、深耕细作的重要原则。彭晓指出,展会的两条生命线,一条是参展企业,另一条就是专业观众;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百姓懂得怎么去健身,懂得怎么去使用体育用品,不仅对所有的参展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和推动,对国民体质、生活方式也是很好的提升。对于今年大家都观察到的国际专业观众普遍增多,彭晓指出这是几年“下大功夫”的体现——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不仅保持着与国内众多专业观众组织的密切联系,还与国外体育方面的协会有了更充分的交流,并多次组织与日本、韩国、印度、巴西、欧洲、美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双边交流,在一些驻华使馆的帮助下也开展了积极的相互访问。“他们来体博会后,采购了我们民族品牌的产品,这本身就很好地推动了国内品牌的国际发展。”彭晓同时也强调,一个企业的国际化,重要的是品牌的价值、渠道和产品,“好的品牌价值能因地制宜地深入到当地文化中去,如果还能有一流的物流、生产配套,国际化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5月3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不仅吸引了国内体育行业的顶级企业家,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汇聚了很多行业思想,为行业发展的蓝图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也为体博会进行了充分的预热。面对成绩,彭晓强调,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更要踏实苦干,提升为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提供客观、更详实的产业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提供国外市场拓展的咨询服务,是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接下来强力推进的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