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1日体育专电 题:铁拳闯新生
——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熊朝忠的“中国梦”
新华社记者卢羽晨
矿工小伙熊朝忠靠着自己的拳头打出了中国职业体育的“矿”世奇迹。当他在30岁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时,谁能想到,他曾只是一个在铜矿打工日赚10元的苦劳力,一个连做保安人家都嫌他瘦小的农村娃,一个24岁才开始接触拳击的穷小子?
“靠这个能养活自己吗?”这是熊朝忠开始接触拳击时最先问到的。正是凭借着这股想要改变命运的渴望与执著,熊朝忠由一个“土包子”登上了职业拳击的冠军领奖台。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和靠奋斗攀上巅峰的坎坷故事,对于中国体育来说,可贵而稀缺。
熊朝忠出生在农民家庭,他的老家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是有名的贫困县,县里夹寒箐镇么龙村委会岩腊脚村更是个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村寨。
他家里有兄弟三人,与村子里多数人一样,在望不到边际的青山密峦里,靠着一抔薄田养家度日。排行老二的熊朝忠虽然个子只有1米52,却是寨子里打架最有名的“孩子王”。他从小就跟表哥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拳击比赛,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在高高的拳台上,靠自己的拳头打出一片天。
梦想归梦想,对于那时候该上学的熊朝忠来说,学费才是当务之急。家里男娃有三个,每次学费都要捱到开学若干月后才交齐。
跟许多穷人家孩子类似,熊朝忠选择念职高,学家电维修,希望能补贴家用。一年后,村里的铜矿全面开采,熊朝忠就回去拉矿赚钱。每天将一辆辆500公斤重的手推车,通过滑轮从矿坑里徒手拉出,从早到晚也只不过挣10块钱。在汗水里,熊朝忠领悟到一个道理:用点技巧比纯靠蛮力轻松得多。
尽管薪水微薄,他还是会攒钱定期买一本叫《拳击与格斗》的杂志。正是在这本他最爱看的杂志上,小熊看到了一篇关于昆明众威拳击俱乐部董事长刘刚的报道。刘刚曾参加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这位曾经7次获得全国冠军的退役拳手现在在昆明开了家拳馆,也担当职业拳手的经纪人兼教练。
熊朝忠心动了。可是,没钱怎么去?当时,岩腊脚村许多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到过昆明。一直很支持他学拳的表哥雪中送炭主动捎来1000块,加上家里凑的800块和几件换洗衣服,24岁的熊朝忠才终于从岩腊脚村坐车到马关县,再坐两三个小时山路到文山州,最后再坐五个小时大巴到了昆明。
昆明这座陌生的城市对他而言太大了。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套着条运动裤,熊朝忠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他心里有些茫然,甚至有点害怕。好容易找到了俱乐部,当他出现在刘刚面前时,熊朝忠的第一句话就是:“靠这个能养活自己吗?”
熊朝忠学拳了。可是,没钱怎么学?与体校不同,在俱乐部学拳食宿自理还要交学费。熊朝忠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学拳,然而做体力活太耗力又会耽误练拳。于是,他只能靠家乡亲友缩衣节食寄来的生活费,有时50块,多的时候100块,省吃俭用过日子,虽然条件艰苦,却也乐在其中。
机会来之不易。别人跳绳一两分钟就喊累,熊朝忠一跳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别人长得人高马大又练得久,熊朝忠就靠本能躲闪出拳。逐渐地,熊朝忠领悟到拳击的精妙,他似乎也是天生练拳击的好料子,许多动作一点就透。他的坚持和认真感动了刘刚。
刘刚决定将小熊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平时将外籍教练请来指点,也有专门的心理医生辅导,餐饮也是有严格要求。时机成熟后,再送他到海外与高手过招。“拳击就是需要不断挑战和对抗,对手越强,进步越快。”刘刚在小熊身上收获了不少惊喜,熊朝忠也从各种小型拳击比赛里打出了些名气。
国际职业拳坛主要有世界拳击协会(WBA)、世界拳击组织(WBO)、世界拳击理事会(WBC)和国际拳击联合会(IBF)四大组织,拥有各自的“金腰带”冠军头衔。熊朝忠首次挑战洲际金腰带是在2008年,他参加了WBC洲际拳王争霸赛,只要赢了当时亚洲区拳王庞猜,就能继续角逐世界拳王。结果,熊朝忠第一回合就将庞猜击倒在地,也赚到职业生涯第一桶金。从此,熊朝忠势如破竹,2012年一举击败墨西哥拳王、素有“魔鬼”之称的哈维尔·马丁内斯,成功夺得WBC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并创造了中国职业拳击历史,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
拳击给熊朝忠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上的起色,如今他的足迹已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眼界见识已非吴下阿蒙。刘刚说,虽然小熊已是岩腊脚村的名人,也算是威名远扬,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大山的孩子,仍然每天骑着电动车,从在昆明的出租屋到拳馆练拳风雨无阻,卫冕世界拳王的梦想督促着他继续前行。
出名后,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小朋友们络绎不绝。熊朝忠说,假如有一天退役了,也会留在拳台旁,帮助那些同样冀望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孩子们实现“拳王梦”。(完)